38【沒有最窮,隻有更窮】(2 / 2)

八路軍剛從其它地區帶過來的幼崽,還沒有喂大呢,所以有錢也買不著。

逼的沒辦法,和尚用出了看家本領,抓兔子。早出晚歸的,在荒野上蕩了兩,眼睛都綠了,可連個兔子尾巴都沒見著。

最後,還是師部一個剛認識幾的老鄉告訴了他們。師部落虎藏龍,也有兩個抓兔子的好手,早就把這附近的兔子抓的一幹二淨,給師部的人員加餐了。

餓極了的袁鵬飛,隻能悲慘的接受了這個事實。不過他還是多方打聽,搞清楚了為什麼,八路軍這麼窮的原因。

中央政府對八路軍發放軍餉的數目,是根據協議對八路軍三個師按45萬人計算。

每月發給軍的6萬元法幣,其中生活費0萬元,戰務費0萬元,補助5萬元,醫療補助費1萬元,津貼補助及兵站補助費7萬元,有些時候雖然有增加,但總數沒有超過70萬元。

八路軍人數的劇增,1940年達到40多萬,一個人平均不到一塊半法幣。這還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法幣貶值,物價飛漲。

例如,一套軍裝199年的費用是元,1940年漲到5元。

一枚袁大頭在7年的時候兌換到5元法幣,但是等到了今年,就能兌換16—0元的法幣,就這樣還沒人願意幹,貶值程度可見一斑。

八路軍從國民黨那裏領到的那些少得可憐的軍餉,根本就不夠用,連糊口都困難。

副總指揮受總司令的委托,掌管全軍的經費。

198年1月,在他的主持下,全軍首次規定了統一的供給標準,夥食標準按戰鬥生活的最低需要。

每人每為米15斤、油錢、肉錢、菜1斤(按16兩一斤種計算);

津貼費大體為師旅級幹部每月5元、團營級4元、連級元、排級元、上士15元、士兵1元。

總指揮、副總指揮等總部首長,堅持和師旅長一樣隻拿5元的津貼費。

由於飯食過於粗糙,副總指揮的痔瘡時常發作,經常便血,但仍拒絕給他以特殊的生活照顧。

他常:“大家有鹽同鹹,無鹽同淡。咬緊牙關,共渡難關。”

趙剛聽後感觸頗深,道:“總部首長這樣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值得我們學習。明我就號召全團的幹部,開一個憶苦思甜的會議。

老李,團裏還存著一些日本罐頭,我們不如把它們送到師部,盡我們的一些綿薄之力吧”

這種時刻,李雲龍還是很識大體的,“老趙,這個我沒意見,師部過得那麼艱苦,該輪到我們做一些了。另外,團部還有一些富裕的經費,也一並送過去吧!”

“老李,這是不是該…………”

趙剛有些遲疑,團裏的經費是有用途的,再過兩個月秋收了,這筆錢可是買糧食的。如果弄不到足夠的糧食,戰士們的肚子可都沒法兒填。

“老趙,不就是一點吃喝嘛,鬼子那裏有的是,過兩打一仗,什麼都有了。”李雲龍滿不在乎的道。

他不還好,這麼一趙剛更擔心了,生怕他捅婁子,再弄出些不可收拾的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