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實戰訓練】(2 / 2)

李家坡一戰,我們占據了巨大的優勢,旅長給的炮火支援沒少,手榴彈也達到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但即便如此,我們也傷亡了二百多號人,其中一多半都是和鬼子刺殺造成的。我們人多打人少,都沒占多少優勢,那以後呢?

戰士隻練基本的刺殺動作,是沒什麼效果的。上戰場遇到鬼子後,靠的就是平時練出來的反應力,這一板一眼的都是花架子,還得靠這實戰訓練。”

趙剛端起酒碗喝了一口,陷入了回憶。

他本是燕大的學生,日本鬼子的侵略突然打斷了他的求學生涯。國難當頭,每個人都做出了不同的選擇。

許多人選擇當鴕鳥,假裝沒看見。他們隻是普通人,隻為一日三餐,老婆孩子熱炕頭而活。

不少人因為種種原因,投靠了日本鬼子,給敵人當帶路黨,給國家人民造成了更多的傷害。

但更多的人還是選擇站出來,為民請命,為國奉獻,走上了和日本鬼子作鬥爭的道路。

趙剛就是這其中的一員,他毅然決然的選擇投筆從戎,加入八路軍打鬼子。

以前他沒有真正上過戰場,李家坡之戰是他第一次戰鬥。戰士們奮不顧身的與敵人拚命,鬼子餓狼般的作戰風格,都給他留下了深刻的映象。

槍法上,他不輸於任何人,一百五十米的距離,三槍三個鬼子。獨立團還沒有人敢開這種海口。

但是在後麵的白刃戰中,他也幾次遇險,要不是和尚及時趕來,他這個政委真的就窩囊的死在那一戰了。

那一戰後來的打掃戰場,他也詳細的統計過了。獨立團傷亡1人,其中陣亡16人,傷亡不算。和鬼子陣亡的比例大概不到1:,是大勝。

當然算上其他友軍團的傷亡,這比例絕對是反過來的。一個鬼子可能要換三四個戰士們的性命。

回到正題,這獨立團陣亡的戰士們中,其中大概三分之二,有107個人是刺傷,是和鬼子白刃戰時陣亡的。而在傷亡戰士當中,大部分都是槍炮傷,刺傷的反到不多。

從這一比例來看,白刃戰是最為殘酷,最容易出陣亡的戰鬥。偏偏八路軍武器彈藥不足,得經常和敵人開展白刃戰,這沒得選擇。

練好了拚刺技術,對於戰役的勝利,戰士們的生還幾率,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提升。

何況不是有某位將軍過嘛:“敢於刺刀見紅的部隊,才是過硬的部隊。”

想通了這些,趙剛也沒有剛開始那樣死硬的反對了。不過他又有了新的想法:“老李,你讓戰士們練刺殺,我沒意見。可是你總不能把全團的戰士都變成刺殺高手吧!”

李雲龍也是一愣,之前他沒有想過,但是現在看來,這個計劃還是有不足之處的。有些戰士拚刺刀不行,是因為他們營養不良,身體素質本事就有問題,怎麼可能練好拚刺呢?

而有些戰士生就骨架寬大,體格更強於他人。在白刃戰時生就占據巨大優勢,如果能夠組織起來多加訓練,一定會成為獨立團最尖銳的利刃。

一念至此,李雲龍也坐直了身體,朝著趙剛:“老趙,你看這樣,我們把全團會武術的戰士組織起來,成立一個加強排。這個排的戰鬥力,那可不得了啊!”

趙剛也是深受啟發:“哎,老李你這主意不錯。我想起一個武術前輩,他武術的精髓就是把人的能量集中在一個點上,瞬間釋放出來。這個道理可以用在訓練上,更可以用在戰場上。”

李雲龍哈哈一笑,有種找到知己的感覺。他高興的:“老趙咱倆想到一塊啦,平常呢,讓他們組織訓練,提高搏鬥技巧。戰時,可以讓他們變成突擊隊,打開戰場局麵,直插敵人的心髒,有鬼子受的。”

趙剛:“對呀,不僅僅刺殺,其他方麵也可以用,比如神槍手啊。”

“還比如投彈手,”李雲龍插話道:“咱們二連三排的王根生,這子的投彈那是太準了。他子是放羊的出身,扔著石頭圈羊的,一投一個準。

上次打鬼子炮樓時,這子一顆手榴彈,就順著機槍眼扔進去了,簡直趕上他娘的迫擊炮了。”

想法很具有創造性,而且都想在一起了,二人不由地哈哈一笑,趙剛更催促:“這想法太好了,老李,要盡快落實啊!”

“別盡快了,咱們立刻召開幹部會議,下午就開始實行。”李雲龍也是急性子,直接一錘定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