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燃態度的火種,是“目標”與“熱情”。曾被《華爾街日報》譽為“態度之星”的凱斯·哈維爾在其著作《態度萬歲》中指出:要培養態度,首先必須先找出人生“目標”與“熱情沒有“目標”與“熱情”,很容易迷失方向,深陷於挫折中。有了夢想,立即把它寫下,並為它定下可操作的行動策略,隻要目標一確定,就告訴自己,“永不放棄、永不停止”,勇敢麵對任何的挫折及挑戰。
態度不僅決定專業人員的事業高度,也會決定其他工作者的價值。“現在專業知識很容易就可以學到,甚至在網絡上就可以學到製造核彈的方法,態度已經成為決定員工價值的關鍵。”台灣飛利浦人力資源中心副總經理林南宏肯定地指出。
相對之下,卻有很多白領上班族不願改變態度,讓自己空有學曆、能力的優勢,放棄態度的金鑰匙,在職場裏浮沉,甚至淪為失業大軍的一員。
一位擁有美國、英國名校財務雙碩士的留學生回國,近半年找不到工作,隻因他不願屈就一般工作。許多擁有博士、碩士傲人學曆的白領階級,如果能像藍領的磁磚、木工師傅一般追求完美的態度,就可以打敗不景氣,創造更高的成就。推而廣之,當我們麵對紛繁複雜的生活時,態度又何嚐不是走向成功的最重要的金鑰匙呢?
人生箴言:
並非隻有知識可以創造價值,百分百的態度,可以讓你成為駕馭知識的優勝者。當態度成為競爭的決勝武器時,你準備好了嗎?
二、戰勝失敗的指導原則
在這裏,我想跟你交流一些重要的想法。我要講的是一些原則,它是走出困境的指導原則。這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它們是真理。我希望你能比以往更認真地思索一下。
遭遇失敗時,要強迫自己站起來要把它當成你的人生信條。用自己的名字給它命名,如“麥克爾法則”、“傑尼弗法則”。從內心裏認可它。除了極少數的幸運兒外,大多數人必須先振作,之後才能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即便失敗已讓你一無所有,也得告訴自己,一定要站起來。在努力向上走的過程中,不管遭遇到什麼打擊,都得把你在做的事情繼續下去。一定要站起來,無論遭受多大的痛苦。但凡遭遇到失敗,都得這麼想。失敗是獨立事件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失敗從來就不是字麵上看起來那麼簡單的的。這個類比到底想說明什麼呢?這個類比形象地告訴你,失敗是什麼。當然,你我都清楚,現實生活中的成敗要複雜得多。當一場旱災把你辛苦耕種的莊稼摧毀殆盡後,你如何振作起來?丈夫為了別的女人棄你而去後,你如何振作起來?怎麼樣開始恢複的第一步?你得從簡化地理解失敗開始:自己已被失敗打倒在地上,必須站起來。內心深處,你得把自己當作展翼欲飛的鷹。但是你也得知道,出於某種原因,你失敗了,摔倒在了地上。人的生活是由無數大大小小的成敗組成的。當然,你往往不會把發生在你身上的事情拿到成與敗這個高度來想。如果把什麼事情都扯到成敗上來,你會累死的。大多數的成敗無關緊要。但是,你仍然在經曆著成敗,處理著成敗。你會對成敗有更形象的認識。大多數情況下,這些小成小敗隻是影響你的潛意識。許多失敗充其量也就是給你帶來了不便,你可以不經心地處理它們。你是靠著直覺來處理生活中的小失敗的。例如,早晨要送尚在蹣跚學步的女兒去幼兒園時才發現,鼻涕把她的臉弄髒了。你用毛巾給她擦幹淨,帶著她出了門。這就是一種良性的失敗。有時,你會意識到成與敗的存在。你帶著一定的意識來處理它們,有時這些成敗會讓你感覺到喜悅或失望。處理這種成敗往往需要你多花些心思。例如,上小學的女兒回家來,告訴你她考得很差。這種失敗,雖然讓人感覺不悅,但尚能忍受。偶爾你會碰到讓你無所適人的成或敗。你或許為之而喜悅高呼,或許因之而痛心疾首。處理這個層次上的失敗,需要深遠的智慧。例如,念高中的女兒學校放學後,永遠失蹤了。聽到這個消息,你需求驚得說不出話來。
有時,許多無休無止的小失敗最終形成了大失敗。但是通常情況下,大失敗是獨立的事件:被醫生診斷為癌症患者:喪偶、破產。大的失敗動搖了你生存的信心。它可能讓你多年的辛苦付諸東流,讓你失去自信,甚至失去自尊。“我是誰?”“我在這個世界中處於什麼位置?”“為什麼活著?”“大失敗會讓你苦苦找尋這些問題的答案卻毫無結果。
幸運的是,每次失敗,無論大小,都是有共性的。的確,你一生中會碰到各種各樣的失敗。但是,當你意識到失敗時,它已經是過去時了。認真體會一下失敗的性質。要把失敗本身和它的後果區分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