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騎兵表演(2 / 2)

騎兵在這個年代那絕對是高消耗的兵種,不說一匹戰馬的那昂貴的價格,就是喂養一匹馬的草料也能夠將一個普通的百姓吃窮。後世王安石變法提出不少的好辦法,其中保馬法那也是一條極具創新意義的方法,隻是王安石沒有具體摸清楚行情。喂養戰馬所需的草料極多,根本就不是一個普通百姓能夠承擔的,因為保馬法的實施導致無數的百姓生活更加不堪重負,所有的改革措施全部陷入一個惡性循環之中。

除了這些之外,騎兵最難形成規模建製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裝備的落後。當樂安軍已經裝備上雙馬蹬、馬蹄鐵和高橋鞍的時候,大漢其餘的地方軍隊全部是單馬鐙和低馬鞍,至於馬蹄鐵那更是見也沒見過。這樣的裝備要想讓騎兵形成戰鬥力沒有大半年的訓練時間根本就是不可能的,這比弓箭手的訓練還要困難一些,所以騎兵在沒有出現劃時代的裝備之前一直是最難成建製的一個兵種。

騎兵有了雙馬蹬這些新裝備之後,訓練騎兵就變得簡單多了。騎兵連全部是從步卒挑選出來的加以訓練,這些步卒必須精通弓箭射擊、標槍拋射及格鬥之術,這樣的精兵一轉化為騎兵,那麼就完全可以充當一支弓騎兵用。

後世成吉思汗手下十萬鐵騎就是能騎善射的弓騎兵,憑借著一支來去如風的鐵騎成吉思汗縱橫歐亞大陸,大軍兵鋒直指多瑙河畔。這聽起來是多麼的威風,可是卻是成吉思汗多年的積蓄,整個蒙古大汗國也就能夠拿出一支那樣的精銳。

範惜文在樂安發展了兩年多的時間也隻湊出一支千人的鐵騎,當然這主要是受馬匹的限製。樂安現在不缺騎兵人選,缺的是戰馬。由於戰亂,馬匹成為各大勢力所需要的東西,這東西如果沒有特殊的渠道,根本就不可能大規模的進入樂安。一千匹馬可是樂安經過近一年的時間才積攢起來的。

“齊射。”不知何時一百零八騎已經將配在腰間的連弩拿在手裏,並且上好了弦。王四一聲令下,騎兵們便扣動扳機將弩箭對著前麵的稻草人射擊。

“斬馬刀,斬。”再次命令,騎兵們迅速的抽出自己的佩刀,腳下用力踢了下馬腹,就像一陣風一樣對著前麵的稻草人飆去。“哢嚓。”一聲細響,稻草人根本就沒有任何的阻礙就被騎兵一刀腰斬,而騎兵則再次恢複之前的坐姿繼續向著後麵的稻草人砍去。

騎兵第一項表演,考驗他們的千裏奔襲能力,當然這並不是真正要奔跑千裏,隻是象征性的奔跑一裏路。路上設置無數的稻草人,這些稻草人就算是要一個人來砍也足夠這個人看到手軟了。騎兵們騎著坐下駿馬穿梭在稻草人組成的海洋中,走過去就像是割麥子一樣將所遇到的稻草人全部嘩啦啦的砍倒,當真是所向披靡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