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3章 戰爭財(2 / 3)

劉允升向皇帝說道,他甚至覺得沒有必要建這支協從軍,大漢根本不需要他們。如今的海軍實力足夠,就算是兵力吃緊,也完全可以從帝國境內再調陸軍過來。

“他們還是很好用的,短短不到兩個月時間,九州上下已經被他們掃了好幾遍了,目前為止,九州除了那八萬皇協軍和他們的二十多萬家眷,目前我們各個集中營裏,已經先後送進去一百五十七萬多人了。”

海軍司令問鄭彩問皇帝,“這些人真要全送往大陸?”

隨著蝗軍們的熱情高漲,掃蕩的效果顯著,或威逼或利誘或強迫,蝗軍已經把九州島上的日本人都差不多集中到了幾個府城。

一百五十多萬的數量,確實有些嚇人。

一些大臣都覺得並沒有必要把這些日本人送去中原,帝國直接派官員過來統治這裏就可以了,這些日本人不一樣得成為大漢的順民?

“這是早已經決定好的,朕不會中途更改。”

劉鈞看的比較遠,兩千多萬人口的日本,必須將他徹底的肢解,拆分,漢帝國才能在這片列島上真正的永久統治。

況且,中原也確實很需要勞動力啊,開礦、修路,各種墾荒拓邊等等,哪都需要力。

“集中營該做的差不多都做完了吧,接下來,就要正式把人裝船運走了。”

這兩個月來,九州各地的日本人都送進了集中營,不過這集中營並不是為了屠殺。劉鈞可舍不得,那是浪費,而浪費可恥。

集中營裏進行的是防疫消毒以及登記甄別等準備工作,還要對他們進行適當的培訓,比如教他們簡單的普通話,另外最重要的還是分門別類。

為了保持穩定,盡量還是把這些人按家庭歸在一起,但大體上,又還要按照這些人不同的文化程度,以及職業技能,身份等等區分歸類。

其中最受重視的不是過去的那些什麼領主、武士們,而是那些工匠,鐵匠木匠船匠等等各行各業的工匠,都是重點關注對象。

集中營裏要把這些人的身份一一摸清楚,建立詳細的檔案分類,最後上呈到一個專門的衙門,這個新設的衙門,就是專門為了安置這些日本人的。

朝廷會根本不同人的分類,給他們準備好安置地方,比如船匠盡可能會送去各個造船廠。鐵匠可能進鋼鐵冶煉製造等行業,如果沒什麼特別技能,那漁夫可能被安排到沿海地區的一些捕魚隊安排,農夫則可能安排到邊疆去拓荒。

總之,每個人都得充分利用到他們的價值。

所有十四歲以上的未婚女子,也被要求單獨入檔,她們將會被朝廷做主,給他們官配。將她們許配給大漢邊疆那些移民中的未婚男子。

許多人遷移到邊疆,多是家鄉條件較差,家境較苦的,為了生活才背井離鄉。許多移民,都還是光棍一條,娶妻子的成本是很高的,尤其是在邊疆的移民中,適合的女子更少。

把日本花姑娘們官配給移民光棍,這是一個不錯的辦法。既為移民們謀了福利,讓他們安心實邊拓邊,也同樣是消化日本人的一個好辦法。這些女子現在是日本人,可當她們嫁給了大漢的子民後,將來生了兒子,也是隨父親姓,隨父親一樣是大漢子民。

十歲到十五歲的日本孩童,不論男女,則都要在登記後,由朝廷送往各個技術學校。現在大漢新開辦了許許多多的技術學校,如雨後春筍一般的興起。這些學校,都是因為如今工商製造業的興起,用工需要的不斷擴大,尤其是對於技術工人的要求增加,而新興起的。

傳統的那種師傅帶徒弟的模式,畢竟周期太長了。而大量工廠的迅速擴張規模,使得這種舊式的師徒模式難以趕上步伐,因此一些行業,或者一些大的工廠,便開始請一些年邁的老師傅,搞起了批量培訓。既有半工半讀的那種技術學校,也有全日製的學校。劉鈞也很清楚這種技術學校,對於大漢的工商製造業有多大的助益,因此也是大力支持、

現在就鈞就準備把這些日本少年少女們全送去那些技術學校裏,大點的,半工半讀,白天在工廠裏做學徒工,晚上就在學校裏聽課學技術,甚至學點文化課,學普通話認漢字。

這些孩童正是少年之時,讓他們和自己的父母分開,處於一個漢人的大環境下,用不了幾年,他們就不再是日本人了。到時他們說漢話寫漢字,一切都是漢式的,成為大漢的工人,為大漢添磚加瓦。

女孩子們做幾年工,長大點,還又能拉去官配,為帝國的那些老大難的男子們解決下終身大事的問題。

至於十歲以下的孩童,則暫時繼續讓他們跟隨在父母身邊,但也必須在年滿五歲後,就開始進學校讀書,學習漢語漢字。

九州的這一百五十多萬人,在九州各集中營裏確實看起來很多,每天吃用消耗很大。可細分一下,那不過是融入中原漢帝國中的一條小河罷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