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定西伯(1 / 3)

大漢天子以赫赫武功取天下,曾經小小的武生如今卻北麵稱尊,因此在大漢朝,武將們的地位便比前朝之時大大提升。

無數武將封侯拜爵,引得無數的讀書人棄筆從戎。對於許多讀書人來說,天下讀書人太多了,數百萬讀書人,要經曆無數場考試,可每三年卻僅有幾百個進士名額。而且就算金榜題名,仕途之路也不會輕鬆。

但帝國肇建,正是武人立功之時。軍中武人奪取功名之路要簡單的多,隻要有戰事,就有機會立功,就不必按年遷轉,不須一步步的慢慢往上挪。今天還隻是個小兵,也許一戰過後就成了個士官,或許再打一仗就成了一個軍士長,再打兩仗,可能就成了六七品的中階武官。

大漢百餘萬軍隊,其中武官無數,許多武官的晉階都是非常迅速的,許多提督、總兵們,都年輕的不像話。

看著這些年紀輕輕,卻都高居一二品高位的年青武將們,許多讀書人都毅然的轉投軍界。在明朝之時,這種現象是難以想象的。可在大漢,這卻似乎成了一個十分正常的現象,武官在大漢地位超然,雖然武官也受限,一旦成為武職,如果不脫下戎裝轉業,也許一輩子就隻能在軍中打轉。

而如果退役轉業,按例是得降階使用的。不過這也降低不了讀書人的火熱之心,尤其是那些年輕讀書人的心。年複一年的寒窗苦讀,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堅持下去的,尤其是對那些生活壓力極大的普通人家特別是貧苦人家的讀書人來說。

投身軍界,這是當官的終南捷徑,雖然他們身體條件也許差些,但他們是讀書人,就算是去了軍中,也還是一項極好的條件,憑此,能夠迅速出頭。

當張煌言在青海定西堡大破漠西蒙古軍,以一標部下,孤軍做戰,不但守住了昆侖東山口,抵擋住了一萬蒙古騎兵的進攻,還在蒙古人撤退時,出奇不意的率部出堡,暗夜襲擊,打了撤退的蒙古人一個措手不及。

張煌言虛張聲勢,製造迷障,讓蒙古人誤以為漢軍大部來襲,結果蒙古人倉惶敗退,被張煌言領兵一路追殺,大殺特殺。

最終張煌言不但守住了昆侖東山口定西堡,還將那一萬蒙古軍斬殺千餘,俘虜八千餘,一萬蒙古軍最後逃走的不過數百人。

被俘的蒙古騎兵關滿了定西堡。

當飛鴿帶著張煌言的捷報飛到青海西寧時,西寧總兵震驚了。他沒有馬上上報,而是立即飛鴿傳令距離定西堡最近的一個兵站的士兵前去查詢。

很快,捷報被確認,還送回了詳細的戰鬥經過。

殺敵一千餘,俘虜八千餘的大捷,張煌言所部戰死居然不過三百餘,戰死的主要還是當地招募的牧民。漢軍傷亡居然不過百!

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

青海總兵飛信陝甘總督、提督。

新上任的陝甘總督洪承疇接信,確認過後,也立即向京師報捷。

洪承疇的捷報奏到京師時,劉鈞已經通過錦衣衛早就知道了這個捷報,甚至連寧西堡的詳細戰鬥經過都知道的很清楚了。

定西堡中有錦衣衛係統的密探,大漢百餘萬大軍中營以上單位基本上都有錦衣衛的人,他們潛伏在軍中,有可能是士兵也有可能是軍士、軍官,嚴密的監視著這支強大的軍力。各級部隊裏但凡有點風吹草動,錦衣衛就能通過這張大風迅速得知,密奏天子。

張煌言的身邊,就有不止一位錦衣衛的人,甚至還有東廠的人。他們的密報,完全驗證了張煌言的報告。

樞密院總參作戰科很快複盤了定西堡一戰的詳細戰鬥經過,劉鈞看過之後,拍掌驚歎。張煌言一個年輕的中級軍官,一個曾經的秀才,居然有如此膽氣魄力,不但能把定西堡防的滴水不漏,還能主動出擊,打出了一記漂亮的反擊戰。尤其他那故布疑兵虛張聲勢之計,充分的證明了張煌言不僅有勇氣,他還相當有謀略。

劉鈞下詔,特旨超升張煌言為右將軍師長,晉定西開國伯爵之位,賞銀十萬塊!

在皇帝的授意下,新聞出版總署和宣傳司這兩大帝國喉舌機構迅速運作了起來,一時間,京師各大報刊鋪天蓋地的都是關於定西大捷和張煌言的新聞頭條。

各種各樣的讚諡之辭濤濤不絕。

不但有關於定西堡的詳細經過,有張煌言如何指揮有方,如何膽氣過人。還有許多報紙從全方麵開始挖掘張煌言這個人,比如他家鄉在哪,祖上出過什麼名人,他小時候有哪些地方顯現出不同凡響,後來又如何的為大明的腐朽悲憤,又是如何的棄筆投戎,從一個秀才到皇帝麾下一小卒。

再一步步的南征北征,慢慢成長為如今的一員不世驍將。

這種全方麵的爆光熱炒宣傳,讓張煌言成為了繼黃宗羲這位帝國第一位狀元,第一位連中三元的大才子之後的又一帝國新星。

一顆耀眼的將星正在冉冉升起!

張煌言,才二十一歲的金虎將軍,開國伯爵。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