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7章 血性(2 / 3)

都城北京,也數次被胡族兵臨城下。

就算不和親不割地不賠款,也改變不了明朝被各個外族輪番吊打,甚至土司部族接連造反的事實。大明的疆土越變越小,土司越來越多叛亂自立,這都是事實。

大明後來的困境,在劉鈞看來,完全就是開國皇帝訂立製度上的缺陷。朱洪武所謂的吾養百萬之軍卻不費民間一粒之糧,看似好聽,實際上朝廷將大片的田地用做軍屯,把無數的百姓劃為軍戶免去稅賦,結果卻是空耗了這些田地人口稅收,卻反而沒養出可用之兵。

大明的優待宗室和優待官紳,卻最終養出了大明最龐大的一支寄生蟲集團。

衛所軍戶製度以及軍屯製度和武官世襲還有以文統武製度,更是自廢武功,寵大的帝國卻沒有一支能戰可戰的軍隊,更別說所謂的不征之國,讓中原在最強盛之時,失去了開拓的機會。

大漢帝國的製度,都是脫胎於明朝製度卻又完全不同,許多官員們難以接受,無法適應,甚至惶恐不安。

“許多漢人都已經喪失了血性,不知進取了。”劉鈞歎著氣道,“天予弗取,必受其咎。”如今的大漢因為他的出現,拐了一個彎,走上了另一條岔道。這是一條大道,中國不必再走彎路。

如今是最好的時代,沒有經曆毀滅性的明清交替,漢人保留了元氣,並且在新朝更加強壯起來,現在這個時候,大漢對周邊是擁有無比優勢的,這個時期若不趁機進取,等別人反應過來,那個時候就難了。

況且,每個王朝真正能保持極強進取力的時候,也就很短的幾十年時間。錯過這個階段,進取能力就會大大不如。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如果史書將來要給我加一個好戰罵名,我亦無懼。我所做的事情,都是利在千秋之事。”

明知是對的,那就去做,不要畏懼人言。

雖然明年可能要同時打三場戰爭,甚至是四場戰爭,但劉鈞卻也不是一味的狂妄自大。朝廷對女真和漠西蒙古人的戰爭,主要還將是以夷製夷,驅虎吞狼之策,因此這兩場戰爭,打起來並不會削弱大漢的實力,相反,隻會削弱滿蒙諸部實力,讓大漢能更好的控製長城外。

而日本之戰,那將是一場掠奪之戰,大漢對於日本人有著跨時代的優越。荷蘭人西班牙人英國人等等歐洲國家,正是憑著這些先進,跨海越洋,向那些落後之地掠奪殖民,用那些殖民地民族的血淚,用他們的財富和人口,為他們的崛起築起基石。

這沒有絲毫的溫情,是殘酷無比的,大漢在這樣弱肉強食的民族之林中,要想立身,就不能太過仁慈。

大漢絕不會有什麼不征之國,更何況是日本這樣屢次侵犯中國的惡鄰,有機會吞並滅亡它,劉鈞絕不會手軟。

“朝廷的修路、移民、墾荒、教育等計劃,確實有些急切了些,但十年太久,隻爭朝夕。我們要打日本,正是要從日本擄奪勞力過來挖礦修路,我們急著推行教育,是為了把這天下江山的各部各族,都融合為一個華夏大民族,成為一體的中國。”

王坤有些話聽明白了,有些話卻聽不明白。劉鈞也不試圖讓他明白,隻是最近有太多的人在置疑他,他表麵上不在意,其實心裏也憋了一股子火,今天借他這個問話,就一起說了出來。

劉鈞歎了口氣,“其實不論是打日本還是打東籲,都不會對朝廷有太大的影響。相反,戰爭還會刺激到經濟,這屬於戰爭經濟,戰爭需要戰艦、火炮、火槍、刀劍、服裝、車輛等等。造船業、火器廠、被服廠等都能得到大量訂單。而這些軍工產業又會帶動上遊的礦產、冶煉、紡織等上遊原料產業,這是一個良性循環,能帶動無數產業發展,這過程中會產生無數的工作機會,朝廷也有得到許多稅收,國家還能得到許多技術的積累等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