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妻女待客(1 / 2)

糌粑用青稞炒熟磨成細粉,食用糌粑時,拌上濃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於儲藏又便於攜帶,食用時也很方便。

紮西每天去牧羊時,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因此他每天早上出去時,都會用羊皮小口袋,裝上糌粑,再放上酥油和奶渣,餓了隨時可以吃,一整天都不用再回來。

妻子見到紮西帶回十幾個陌生外族人,有些意外。

不過當聽說這些人是漢族的商人時,便也態度熱情了起來。這裏生活的牧民長期與外部隔絕,不久前新進入的蒙漢兩族外人,他們不同的處事方法,讓牧民們對漢人更抱有好感。尤其是牧民們對於行走草原上的商人,一般都會非常熱情。

張煌言拿出兩把匕首還有一打木碗,還有一個鐵鍋送給紮西家做為上門做客的禮物,這些東西加一起,其實也不值一塊銀元。不過在紮西他們家眼中,這卻是相當珍貴的商貨,無論如何也不願意收下這麼重的禮物,最後他們隻收了八個木碗。

這種木碗結實不怕碗,而且裝上熱騰的奶茶還不怕燙,向來為牧民們最愛,關鍵是還不貴。

湖邊的其它牧民們聽說紮西帶回來一個商隊,也紛紛趕了過來。

紮西那個用牛毛和羊毛紡織成的黑色帳篷裏,一下子熱鬧起來,油燈點亮,一時歡聲笑語不斷。

張煌言便也進入了商人的角色,讓警衛充當夥計,從犛牛和馬匹上取來一馱馱貨物,向牧民們推銷。

腰刀、匕首,木碗、鐵鍋,茶、鹽、糖、布等商品都是牧民們喜歡的。

三張羊皮換一斤茶磚,一頭羊換一斤茶磚,一匹馬換八斤茶磚,一頭犛牛換十斤茶磚,一峰駱駝換十五斤茶磚。

這些茶磚其實都隻是比較普通的茶葉,一塊茶磚剛好一斤,折銀還不到一塊銀元。不過深入青藏牧區交易,自然不能跟在城裏收購價一樣,張煌言給出的這個價格,其實還是已經遠超平時牧民們與商隊交易的收購價了。

由於牧民們的財產都是牛羊皮毛,極少金銀等貨幣,因此交易的時候更多的還是以物易物。雙方約定好以茶和羊做為貨幣結算單位,經過換算後交易。

所有的商隊貨物,都以茶做標價,而牧民們的商品則以羊做標價,再約定好茶和羊的兌換比例,便能愉快的交易了。

三張羊皮或者一隻羊能換一斤茶磚,這個價格牧民們都覺得很公道,都想趁機多買些貨物。

牧民們拿來交換的更多的還是牛皮和羊毛,還有牛毛羊毛,另外還有一些野羊、狐狸、狼等皮子,真正肯拿牲畜來交易的比較少。

牲畜在他們眼裏,是最重要的財產,是一家人賴以生存的根本。紮西一家有二百多隻羊,四十多頭牛,還有兩匹馬,另外家裏還養了五條狗,這在附近幾百裏,都算是很富裕的牧民了。

紮西就用家裏積攢的牛羊皮毛和獵物的皮毛,換了不少茶磚。

寧舍三餐飯,不棄一頓茶,牧民們對於茶葉的需求極大。

趁著茶磚質量好價格低,紮西一下子買了二十四塊茶磚,夠吃上很長一陣子了。接著他又買了幾把刀子,還買了兩把羊毛剪。羊毛也是紮西家比較重要的經濟來源,以往他們都是用一把鋒利的刀子割羊毛,但容易割破羊皮。

漢商帶來的羊毛剪很鋒利,他試用了一下,發現比用刀子方便的多,雖然價格不便宜,他還是買了兩把。

另外鹽、糖這些他也買了一點,還在張煌言的推薦下,又買了幾塊布。色澤豔麗的花布,比起牧民們自己用羊毛紡線織成的布匹可好看多了。

另外針錢這些他也買了一些,最後算帳發現,皮毛不夠支付這些,可他又舍不得賣牲畜。

“要不你用肉幹和酥油交換!”張煌言給出了一個解決之道。雖然他不是真正的商人,但也知道交易要公平,他就算肯送,紮西也不會收的。

紮西帳篷時就掛著不少的幹肉,還有風幹的血腸,這些都算是牧民們自製的土產了,比起活的牲畜,這些更好攜帶。尤其是酥油,這可是牧區的一寶。

各家裏酥油的多少,甚至成為財富多寡的象征。酥油是從牛奶裏煉製出來的,非常的麻煩,把發酵的牛奶倒入酥油桶裏,不停的撐動,直到最後酥油從牛奶裏分離出來,這個過程是漫長而辛苦的,牧民的妻子每天起碼得擠三次奶,一天得有小半天的時間在擠奶和打酥油的過程中渡過。

紮西家一年能夠出產一百斤左右的酥油,他家帳篷裏有一個木箱,專門存放一團團的酥油團,寶貝一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