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放逐(2 / 3)

吳三桂不需要貸款也不需要借錢,他們自己有的是錢。

中原他們無法再立足,關外的財產雖被充分,但中原的不少還都被留下了,交掉了契稅欠稅後,兩族依然可以在台灣富甲一方。

用這些錢,兩族購買了數條船,既有新船也有舊船,然後招募了不少有經驗的水手船員,在官府報務登記,取得牌照,又交過了稅費後,吳祖兩家的這支船運行就算正式成立了。

一開始,吳三桂是跑福建到台灣,從福建采購各種商品,如布匹鐵器工具等,運到台灣出售,再采購台灣的特產糧食、甘蔗、鹿皮、硫磺、蔗糖等物運回福建或者浙江。

不過跑了一段時間海運後,他就發現跑台灣海峽,利潤雖然不少,但遠不如跑南洋或者東洋。

尤其是跑日本,路途比去南洋近,可大漢卻獨家壟斷貿易權,日本的銀銅又正是中原最需要的,中國商品在日本也需求量大,這種貿易是最賺錢的。

雖然對日貿易,由大漢東印度公司占據了絕大多數份額,可他們吃肉,別人還是可以喝湯的。

吳三桂改跑日本,幾趟下來,他又發現了名堂。

最後一番折騰後,膽大的吳三桂幹脆搞起了走私。不過他這個走私隻是相對日本幕府而言,在大漢這邊是不敢走私的。

船隊從台灣基隆出港時,都是報過關的,到了日本偷偷的交易運著銅料等回去的時候,一樣還要報一次關,照常繳稅。

但就算如此,可在眼下銀銅緊張的時候,走私銅料,依然利潤極高。

“可惜我們的船隻能回台灣,這些銅料也隻能賣給大漢。”吳三桂的兄弟三輔歎氣道。

二十塊銀元一百斤銅,這個價格並不高。南洋地區對銅料需求極大,尤其是越南的阮氏家族,本身不產銅,可他們要對抗北麵的鄭氏,需要大是的銅鑄炮,因此銅料價格高。

甚至他們連鑄錢的銅都不足,吳三桂他們把從日本收購來的舊銅錢,運到越南阮氏地盤上,直接就能當貨幣流通。

日本在德川家族統一江戶後,也統了日本戰國以來混亂的貨幣,實行金銀銅三貨幣流通,鑄了金判銀判和寬永通寶銅幣。鑄造了新錢後,幕府便廢除以往的舊錢,禁止流通。這些舊錢數量眾多,無法流通,便價值大大降低。

精明的吳三桂並不是第一個收購日本廢銅錢的商人。以前許多日本商船去南洋的時候,便會帶上許多舊銅錢。不過如今日本商船不得出海,這些舊銅錢便都由中國商人收購。收購來的銅錢自然是不能運回中國使用的,融鑄的話則劃不來,因此依然還是運去南洋地區,繼續做為貨幣流通。

若是吳三桂收購的這批銅塊和銅錢能直接運去南洋,利潤極高,若能運去越南南部,甚至有得十倍毛利。

但他們這船是在台灣官府登記過的,他們這船隊隻能跑日本台灣航線,沒有申請批準,根本不能隨意的跑南洋。

更不用說,現在銀銅都屬於朝廷急需物資,這些從日本購買到的銀銅等物,到了台灣,會被官府直接收購。雖然不會讓他們吃虧,還留有不少的利潤空間,但終究比不上直接運去越南十倍之利。

能有五倍毛利就不得了。

“朝廷收購,也還算比較良心價了,一來一回,獲利好幾倍,這樣的買賣,比過去販賣私鹽還賺錢呢。也就是現在日本人作死,要不然,正常情況下,我們跑一趟,這販銅利潤頂多能有百分之四十左右,現在賣給官府,幾乎是翻了十倍了。”吳襄算是一個比較清醒的人。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