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8章 日本銀多為罪(2 / 3)

說到這些數字,他心中很是感慨,僅僅是鑄幣,這幾年時間,收益就到達三千多萬塊銀元。

“鑄幣廠從陛下登基開始,已經開始鑄造新樣式銀元。銀元與之前的龍元相仿,更換了幾處內容,主要是大漢帝國皇家銀行字樣,以及正麵采用了陛下的側麵頭相,其餘含銀標準等不變,但采用了新式的鑄幣工藝後,產量提升,成本略有下降。如今各個銀元廠,全力開動,每天能生產約五百萬枚銀元。”

一天鑄幣五百萬,除去開支,利潤就能達到五十萬。一月能鑄一億五千萬,一年能鑄十八億。前提是銀行手裏能有這麼多銀子。

雖然如今朝廷也發銀元券,因為朝廷規定稅收征銀元券,且銀元券隨時可兌換銀元,因此銀元券的信用十分堅挺,隨著信用的堅挺,百姓也越發的喜歡使用這種更加攜帶方便的鈔券。

但不管怎麼說,銀元依然十分重要,畢竟銀元券不是鈔票,他是得保證能夠隨時兌換成銀元的。

市場上有劣幣驅除良幣的規律,但如今的銀行券信用好,使用方便,因此反而讓民間不再大量藏銀。藏銀是因為銀的價值穩固,且有升值空間,百姓把銀藏起來不用,等待銀升值,這也是一種保持的手段,跟買房防通脹一樣。

不過現在銀元券的堅挺,使得百姓不再一味的藏銀,且隨著銀行存儲有利息可得,兼之銀行還能更好的保管,以及如今天下漸趨穩定,商品經濟繁榮,大家都把銀子存到銀行中,換取銀元券使用。

這讓銀行源源不斷的收到銀子,然後鑄成銀幣,也讓朝廷的銀元券信用更加堅挺。

而朝廷想要繼續維持住銀元券的信用,那就得保持銀元的持有量。

源源不斷的鑄造銀幣,極為重要。

“目前國內貨幣流通總量大約有多少?”劉鈞問了一個重要的問題。這個流通量,主要說的還是百姓和商鋪商行裏的現金。

貨幣的流通量對於國家經濟極為重要,尤其是當朝廷開印了銀元券之後。以前唐宋之時主要使用銅錢,但銅一直欠缺,銅錢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銅價一直居高不下,朝廷鑄銅錢,實際成本比幣值高,鑄的越多越虧本。

而且正因為銅錢價高,因此總有人把銅錢收集後熔鑄成銅器出售,然後得數倍之利。這結果就是,唐宋之時,天下一直錢緊。比如後世說到唐朝貞觀之時,總說貞觀富足,鬥米不過兩三錢。

實際上這不是富足,貞觀之時,剛經曆隋末亂世,天下人口減員嚴重,經濟崩潰。當時鬥米兩錢,不是富足,而是出現嚴重的錢荒。錢荒時,銅錢的購買力升高,商品價格不斷下降,經濟發展受阻。

有唐一代,錢荒一直困擾著唐朝,唐朝甚至不得不錢帛兼行,甚至糧食和布匹也經常做為實物貨幣。朝廷甚至規定,禁止錢出界,十貫以上一律用帛不用銅錢。

宋代商品經濟繁榮,可同樣受因於錢荒,最後不得不出現短陌支付,以及四川的鐵錢以及最終的交子問世。

宋代時的銅錢流通總量,據說是兩億五千六百貫。一文錢一枚,一貫千枚,這意味著高達兩千五百六十億枚銅錢之多。

陸維章麵對皇帝的提問,給出答案。

“據銀行估算,目前天下貨幣流通總理大約為十八億元。其中銀元、銀錠、銅錢以及銀元券相加而得,新鑄銀元及輔幣三億元,銀錠大約十億元,製錢一億元,銀元券四億。”

劉鈞搖了搖頭,十八億的貨幣流通總量,嚴重不足。這會嚴重影響經濟的發展,如果錢緊,那對商品發展傷害是很大的。

在後世之時,國內的貨幣流通量能達到幾萬億之多。

好在現在朝廷還有銀元券,要不然,光憑著銀兩和銅錢,根本支撐不住現在的經濟發展。

如今朝廷發行的這些銀元券,並不是簡單的印出來然後就能當錢花。實際上,這些銀元券是銀行吸收存款後,將銀子存入銀庫中,然後兌換出相應的銀元券,再拿出去放貸。

那些銀庫裏的存款銀子,和放出去的貸款銀元券,是不能有太大的相差的,畢竟,那些做為準備金的銀子,其實是儲戶的銀子。而儲戶隨時可能來取出銀子,甚至其它的百姓也可能會拿著銀元券來兌換銀子,一旦銀元券超發,就會引發嚴重的後果。

說到底,想印鈔,還是得有準備金。如果朝廷自己沒有錢,就胡亂印鈔,那後果就相當嚴重。現在朝廷因為有比較龐大的稅收,做為印鈔的準備金,倒是能穩住銀元券的信用。

銀元券流通出去,再通過稅收收回來。

“還要加大一些吸收白銀入庫的力度,鑄造更多的銀幣流通,朝廷得掌握更多的白銀。得讓百姓把銀子都拿出來流通。”

白銀就是銀元券的準備金,沒有白銀做準備金,銀元券就是無法支付沒有信用的廢紙,一旦銀元券信用破產,那打擊才是真正的巨大的。現在朝廷發行了四億銀元券,已經很多了。

再多發行,就會有些危險了。

可說到底,現在大漢的貨幣,還是以銀本位為主,兼有銅錢的銀銅複合體係,銀元券,不過是能兌換銀元的憑證,而不是真正的信用貨幣。

“陛下,眼下還有一個問題,我們的輔幣目前有些混亂,銀幣有角有分,可銅錢卻隻有一種,一枚銅元相當於半分銀元,價值較高,難以支付小額交易。百姓平常交易中,隻能使用各種舊式銅製錢,十分不便。”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