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經濟還沒發展起來的時候,周邊很多小鎮村莊都是以耕種為主,對農具的需求很大,所以才會有“打鐵街”這麼一個地方存在。
但現在,時過境遷。
隨之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願意留在村子裏種地的人已經不多,對於農具的需求自然也就日漸縮小。
現如今,原本由十幾家鐵鋪組合而成的打鐵街,就隻是剩下一家還在勉強經營,其他的鐵鋪,都已經紛紛關門,另謀出路去了。
曾經的輝煌,如今的沒落。
這就是時代發展留下的悲哀,不僅僅是打鐵這個行業,就是其他一些傳統的工藝,也都在時代的發展中,漸漸被機械化生產所取代。
本應該是“叮叮當當”熱鬧非凡的打鐵街,如今卻變得異常的安靜。
孟海龍走到唯一這家還在經營的鐵鋪門口,仔細地看了看,這家鐵鋪售賣的東西並不多,而堆積的物品,大多就是菜刀了。
可這年頭,菜刀的銷量其實也不多了。
雖然家家戶戶都有需要,但很多人都是選擇去超市購買,很少有人會為了一把菜刀專程跑到打鐵街來。
鐵鋪的老板是個五十多歲的老頭,他坐在鐵鋪內抽著煙,對於孟海龍的到來視若未見,或許,這已經成為他的一種習慣了。
孟海龍並沒有因為那老頭的冷落而生氣,微笑著走進這間鐵鋪,同時開口說道:“大叔,您這裏可以定製一些東西嗎?”
“要看你打造的是什麼東西,什麼數量的。”老頭回答道,“有些東西我這裏打不出來,打得出來的,數量太少的話會虧本。”
這老頭的名字叫做朱長勝,是個很老實本分的人。
朱長勝的祖上幾代人都是靠打鐵為生,經過了幾代單傳,到了他這裏,在打鐵方麵早就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也是因為如此,他才一直沒有放棄打鐵這份事業。
毫不誇張地說,隻要有適合的材料,加上他願意,就沒什麼是朱長勝打造不出來的。
但是,朱長勝做人有一個原則,你打造的東西要是能對社會造成危害的,那麼,你就是給再多的錢,他也不接你的生意。
這是對他自己的負責,也是對社會的負責。
曾經,有一夥混子來找過他,要他幫他們打造一批開山刀,朱長勝一看他們那流裏流氣的樣子,就知道他們打造開山刀是為了砍人,在這種情況下,朱長勝覺得,他要是打出這批開山刀,那就是在害人,所以,他很幹脆的就拒絕了他們,為了那件事,他的鐵鋪還被人給砸了一次呢。
“大叔,我想打造一根金箍棒,就孫悟空手上那個。”孟海龍直接說道,“如果大叔覺得一根的數量太少,多打造幾根出來也行,至於價錢方麵,大叔您開個價吧!”
“你太看得起我了!”朱長勝笑著說道,“我要是能打造出孫悟空的金箍棒,就不會默默地守著這裏賣菜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