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和毛澤東討價還價起來(1 / 1)

不過,這談判也是曲曲折折的,充滿著討價還價……

“顧祝同一周恩來”西安談判,談成了三件事:一、同意紅軍在西安設立辦事處;二、紅軍改編為三個師;三、從3月開始國民黨給紅軍軍餉接濟。

這三件事能夠談成,也算不易。不過,畢竟隻是一些細節而已。

即便是細節小事,卻也是經過一番討價還價。

顧、周之間的討價還價,實際上是蔣、毛之間的討價還價。

蔣介石2月16日致顧祝同的密電中,規定了“底價”:“中央準編其四團製師之兩師,照中央編製,八團兵力當在一萬五千人。以上之數不能再多。”

毛澤東3月1日給周恩來的電報中,規定了“底價”:“紅軍編五萬人,軍餉照國軍待遇,臨時費五十萬,以此為最後讓步限度,但力爭超過此數。”

也就是說,蔣介石“開價”:紅軍改編一萬五千人,“不能再多”。

毛澤東“還價”:紅軍編五萬人,“力爭超過此數”。

顧祝同要服從蔣介石,周恩來要服從毛澤東。顧、周之間討價還價,毛、蔣之間討價還價,好不容易才算談定了個雙方認可的價:紅軍改編三個師,即兩萬兩千五百人。——比蔣介石開的價高,比毛澤東開的價低。

每一項談判,都如此這般,討價還價著。所幸,不論蔣介石還是毛澤東,不論顧祝同還是周恩來,都對討價還價充滿著耐心。

蔣介石在給顧祝同的電報中提及:有關政治問題,“由恩來來京另議可也”。

這樣,國共談判也就接著升級,由“顧祝同一周恩來”升為“蔣介石一周恩來”,談判的地點也由西安轉到杭州。

國共談判消息傳出,各界猜測紛紛。竟有傳聞,蔣介石任命毛澤東為甘肅省主席!

這消息傳進了李富春的耳朵。李富春於1937年3月6日致電毛澤東:“據×××傳播:南京已組國防委員會,蔣為總司令,閻、張及朱德為副主席。毛澤東為甘肅省主席。紅軍編九個師。”

毛澤東見了電報,大笑不已。他怎麼可能去當蔣介石手下的一個省主席?!

毛澤東於翌日複電李富春:“所傳非實,但談判正具體化,國共合作大局已定,國民黨政策正在轉變中。”

剛剛給李富春發了辟謠電報,又從彭雪楓那裏傳來“新聞”:蔣介石要派毛澤東出洋!

彭雪楓原任紅軍師長,此時作為中共中央代表,被派駐太原閻錫山處。他聽到道路傳聞,便給毛澤東發來了電報。

毛澤東於4月1日給彭雪楓發了電報:“南京並無毛出洋之條件,華北消息係誤傳。”

種種傳言,表明了人們對於國共合作前景的關心,表明了人們對於毛澤東前途的猜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