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謀士兩人心中有了想法,餘下的李儒自也不會無動於衷。
對於呂布的能力,李儒可謂是除了張超之外最為了解之人。此人在西涼軍中的時候,便是無敵般的存在。莫說是兩人,便是二十人也休想在他的手下走上多少招。可上一次,趙雲與黃忠讓呂布占不到便宜,現在又出現了兩個無名之人,也依然是讓呂布占不到便宜?
難道說,世間的猛將都來到了張超這裏嗎?這個人並不是很有名氣,更非是世家出身,那他是怎麼做到這些的呢?
還有就是,張超要自己等人來觀看,是何居心?想必震懾的意義更為明顯吧?那接下來自己要怎麼辦?財寶丟了,董卓那裏自是容不得他了,而他曾受董卓之命,毒死了少帝,憑此種種,還有何人敢於收下自己?
想來想去,李儒竟然就尋不到一條好歸宿,似乎是除了張超這裏,還真就沒有比其更好容身之地了。
最後說說張超,他的目光看似盯在呂布三人這裏,實則確是將在場眾人的眼神一一收入眼底。
張超的身體還算是魁梧,但本身實力並不很強,怕最多也就能勉強算是三流武將的水準吧。
如此一來,上陣殺敵,指著自己是不行的。他也從來沒有這樣考慮過。真正成大事的人,也沒有說事必躬親的,一個人有能力固然是好事,可如果什麼事情都指著這一個人出力的話,那就注定著一個團隊不可能會做大,也做不大。真正的強勢是團體強,如此一來,便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才能將事業很好的推進下去。
想達到這樣的結果,就必不可少的是一眾文臣武將。所以,他無需能打,手下有猛將即可;他無需事事算計在先,手下有治世能臣便行。
如今,就是收服文臣武將的最好機會,他怎麼會不把握。
三名武將這一戰之後,會臣服於自己帳下基本是沒有什麼問題了,那接下來便是這賈詡和李儒了。
關於賈詡,一旦家鄉人來到了這裏,他便不會翻起什麼大浪來。此人雖然號稱毒士,但對身邊的家人和親人很好,這也是他的軟肋,隻要抓到此處,便可以控製此人。倒是李儒,孤身一人,方才是最難對付的。
對李儒的認識,張超其實也是有些猶豫的。
這個人為了討得董卓的歡心,竟然娶了人家的義女;為了顯示自己的忠心,竟然毒殺了少帝。如此種種,顯示著這個人做事是可以不擇手段的,可以為了達到目的,犧牲親情,甚至是自己的身體。
往往這樣的人都是極度危險,更不是張超喜歡的類型。可是真想成大事,也不能一味的按著自己的性格來做事情;真正成大事者,那是要海納百川的。
就比如,在朝廷之上,需要有忠臣、也需要有權臣順臣權臣。
一個真正的朝堂,那是什麼樣的人才、什麼樣的性格、什麼樣的做事風格都會出現的。隻有這樣,才能互補互依,或是說才能互相牽製,才能達到平衡之態。
張超所需要做的,隻是怎麼樣的穩定這個平衡的局勢,使哪一種性格的人都不要做大,哪一種性格的人也不會被壓製的完全沒有生存空間。然後利於他們求功,求榮的心理,為自己做事,最終成就大業。
這才是真正的君王之道,而能想通這些,張超心中便有了決定,那就是要用李儒這樣的狠臣。
沒有不對的人,隻有做不對事情的人。張超相信,隻要人盡其才,物盡其用,隻要可以發揮一個人的特長為自己所用,那任何一個人對他而言,都會是有用之人。
心中打定了主意,要收服李儒後,張超的心中一塊石頭便落了下來。即有了決定,那便等眼前一戰結束就找李儒談一談吧,他相信對方是一個聰明人,會知道如何的選擇。
李儒將目光重新的放回到了場中。此時院正中央的呂布三人都己是大汗淋漓,臉色帶出了蒼白之意。
這一會的時間,三人都是用盡了全力在拚,因為實力相差不大,使得他們都不得不全力以赴才可以維持不敗之地。
如此一來,三人都等於在透支的體力在戰,加上一早上都沒有進食便有了這一番的大戰,各自身體都有些承受不了,是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