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酉時:17點到19點,腎經當令,可適當補充營養養護腎髒,也是下班回家準備晚餐的時間。
- 戌時:19點到21點,心包經當令,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利於養護心包。
- 亥時:21點到23點,三焦經當令,此時應準備入睡,讓身體各髒腑器官得到良好的休息和調養。
十二地支在紀年、紀月、紀日、紀時中的應用
- 紀年:例如農曆甲子年、乙醜年等,以十天幹和十二地支依次相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單位,依次循環紀年,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六十甲子”。
- 紀月:正月建寅,也就是每年農曆的正月對應的地支是寅,然後依次類推,二月為卯月,三月為辰月等等,用於確定月份的幹支表示。
- 紀日:同樣是用幹支組合來記錄日子,每一天都有對應的幹支,在古代很多史書等記載時間時常用到幹支紀日法,且可以據此推算曆史上的具體日期。
- 紀時:如前麵提到的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用地支來命名各個時辰,方便劃分和記錄一天內不同時段的時間情況。
十二地支的五行屬性
- 子、亥:屬水,其中子為陽水,亥為陰水,水代表潤澤、寒涼等特性,在命理、中醫等諸多方麵都有對應體現。
- 寅、卯:屬木,寅為陽木,卯為陰木,木象征著生長、條達,和春季萬物生發等情況相關聯。
- 巳、午:屬火,午為陽火,巳為陰火,火體現溫熱、向上等特質,對應夏季的炎熱氣候。
- 申、酉:屬金,申為陽金,酉為陰金,金有肅殺、收斂之意,猶如秋季萬物凋零的狀態。
- 辰、戌、醜、未:屬土,辰戌為陽土,醜未為陰土,土起著承載、孕育萬物的作用,在四季中分布於每個季節的最後一個月,起到過渡轉化等作用。
十二地支的方位對應
- 子對應北方,是為正北方位,在八卦等相關學說裏,處於坎宮位置,有寒冷、幽深等意象。
- 午對應南方,是正南方位,在八卦中處於離宮,象征著光明、熱烈,與子相對。
- 卯對應東方,為正東方位,處於震宮,代表著陽氣生發、萬物開始生長的起始方位。
- 酉對應西方,正西方位,在兌宮,有肅殺、收斂等和秋季對應的方位特征。
- 寅、申、巳、亥:分別對應東北、西南、東南、西北這四個偏方位,各自在不同的易學、風水等應用場景中有其獨特含義。
- 辰、戌、醜、未:也對應著一定的方位區域,在風水等領域常用來判斷地勢、氣場等情況,比如辰戌為天羅地網方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