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事能力的提升使得巴雷開始磨刀霍霍準備奪取被瓜分的領土。
在七十年代初,瑞典公司在索馬裏和埃塞俄比亞的邊境歐加登地區發現了豐富的石油資源,這對於貧窮的索馬裏來說簡直就像找到了寶藏。
1974年,埃塞比亞恰好發生了政變,國家開始內亂,巴雷趁機在1977年發動戰爭,攻打了歐加登地區。
本來如果有毛子國一直幫助的話,那索馬裏拿下歐加登應該沒太大問題,但可惜埃塞俄比亞的新政權此刻也開始向毛子國示好,希望獲取毛子國的幫助。
時任毛子國最高領導人的剝列日涅夫一權衡,發現埃塞俄比亞比索馬裏還具有價值,於是果斷停止對索馬裏的援助,轉而支持埃塞俄比亞。
毫無疑問,索馬裏輸了這場戰爭,導致兩萬多人傷亡,戰爭失敗的結果就是索馬裏人民比以前更窮了,200萬難民湧入了索馬裏境內,使得原本就捉襟見肘的國家更加雪上加霜。
不僅如此,為了防止埃塞俄比亞趁機進攻索馬裏,在1978年撤兵時,巴雷還下令發給邊境地區的索馬裏人槍支和武器,讓他們抵抗埃兵。
正是這個決定,讓槍支彈藥開始在索馬裏民間流傳出去,也為後來推翻巴雷政權和索馬裏內亂埋下了伏筆。
總體來說,1977年的歐加登戰爭雖然僅持續了一年,卻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自那以後,整個80年代索馬裏就一直充斥著貧窮·、腐敗和動亂,越來越多的反政府武裝開始成立。
到了90年代,已經有至少15個反對巴雷政府的武裝。
九十年代初,巴雷被趕下台,巴雷政權正式被推翻,由於沒有一個新的政權能夠震住這些派係,從此索馬裏開始陷入了軍閥混戰的內亂之中。
這有點像大漢國前朝時期的軍閥林立,但是比我們前朝還亂。
僅僅在1991年和1992年兩年,索馬裏因為軍閥混戰死亡的人數已經接近三十萬。
看著索馬裏淪落到這個樣子,國際社會決定出手對索馬裏的貧民進行人道主義救援,同時幫忙在索馬裏建立一個新的政權。
但是救援物資要想送到貧民手上太難了,因為各地軍閥會從中阻攔。
1992年12月,由米國主導了一場恢複希望計劃,決定對這些軍閥進行打擊,確保救援物資每次都能安全送達。
米國之所以會這麼積極地主導救援索馬裏,是因為在1991年毛子國政壇大震動,自己先分裂了。
米國一家獨大,想要趁著這個機會展現自己主導世界的能力。
隻是米國絕對也都沒有想到,堂堂大國居然會在索馬裏栽了跟頭。
1993年10月3日,米國兩架黑鷹飛機被索馬裏民兵擊落,十多名米國士兵被殺害,七十多人受傷。
而索馬裏軍閥覺得還不過癮,還將兩名米國士兵的屍體剝光了上衣拉到大街遊行,這個視頻傳了出來,引起米國民眾強烈不滿,要求政府從索馬裏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