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魔鬼在人間 (下)(1 / 2)

韓慶之笑著擺擺手,示意鄧肯不要聲張。隨即,刀尖從背後朝著俘虜的腳部遙指。

正在給他帶路的俘虜,的確跟周圍的假倭打扮一模一樣,甚至下半身僅有一塊兜襠布。

然而,俘虜卻是明顯的羅圈腿,內八字腳。光著的腳掌,早已被地上的碎石和草根紮破,鮮血淋漓。以至於他走起路來一瘸一拐,從背後看去,整個人就像是一頭斷了腿兒的土狼。

倭寇等級森嚴,出於最底層的假倭,根本沒資格穿鞋子。終日赤腳在島上跑來跑去,腳底板早就磨起了老繭,怎麼可能輕易就被石子和草根刺破?

這當口,凡是腳底板被紮出血的,肯定是平時有鞋子穿的,並且還不是廉價的草鞋。

而福建人在幾百年前,就已經開始睡床,用凳子或桌椅。個頭不高,腿卻很直,一百個人裏頭,也見不到一個羅圈腿。

帶路的俘虜自以為裝得毫無破綻,實際上,他的兩條羅圈腿和八字腳,早就出賣了他。

而韓慶之,則剛好將計就計,先利用此人的僥幸心理,將那些被倭寇關在地窖中的無辜百姓救出來!

事實證明,他的決策非常正確。

倭寇的巢穴占地麵積甚大,裏邊的建築也亂七八糟,毫無規劃。如果沒有熟悉的人帶路,光憑著麾下幾百名弟兄,恐怕把整個營地翻個底朝天,都未必能將倭寇關押百姓的地窖找到。

而有了俘虜帶路,找人就容易了許多。繞過一座兩層高的竹樓,又轉過了臭氣熏天的豬圈,在堆放木材和雜物的料場邊緣,一座茅草棚下搬開幾個裝貨物的空木頭箱子,通往地窖的入口就露了出來。

“守備老爺,就這裏了。這批肉票都是兩天前才抓上島的,一共還剩下七十多個。老爺您派幾個人下去,就能將他們救出來。”俘虜彎下腰,手指地窖入口,陪著笑臉介紹。

“二哥,我下去。”悄悄跟上來的楊偉重擔心地窖內有陷阱,閃身超過韓慶之,主動請纓。

“且慢,先等一刻鍾,讓地窖通風。然後點了火把,多帶幾名弟兄們,拿著盾牌下去。記住,隻要看到火把熄滅,或者發現有暗器射出,立刻退出來,不管裏邊有沒有其他人。”韓慶之抬手扳住楊偉重的肩膀,沉聲吩咐。

這個時代既沒有電力,也沒有蒸汽管道,陷阱不可能像探險小說上做得那麼複雜。能利用的,也就是彈性機關,重力牽引,液體流動,以及天然的窒息性氣體之類。

而地窖周圍,他並沒有有發現水塔,搖櫓之類設施。由重力牽引和水流提供能量的精密陷阱,應該不存在。

那剩下的,就隻有彈性機關和窒息性氣體兩種可能了。

前者用盾牌就能破解掉一大半兒,後者,則可以用火把做預警。

火把燃燒需要氧氣,氧氣不充足,立刻就會熄滅。而人類在沒有氧氣的情況下,卻還能堅持兩到五分鍾。楊偉重隻要反應及時,便可以帶著弟兄們退到通風處,避免缺氧窒息。

這些對韓慶之來說,都是常識,因此根本不用仔細想,他就一條條說了出來。而對於生活在十七世二十年代,既不具備生物學知識,又不熟悉物理學理論的楊偉重、鄧肯、杜阿爾特等人來說,卻不異於獨門絕學!

當即,眾人看向他的目光裏,就又多了幾分崇拜。特別是楊偉重,一邊點頭,一邊將他的話高聲重複,仿佛要將其中每一個字,都背誦下來一般。

而那名帶路的倭寇,則悄悄打了個哆嗦。隨即,振作起精神,賠著笑臉請示,“守備老爺,藏寶的地方,距離這裏有點兒遠。您看小人是現在就帶您過去,還是留待您把百姓從地窖裏放出來之後?”

“現在就過去吧!”韓慶之想了想,輕輕點頭,“你繼續帶路。鄧肯,你去多喊一些弟兄過來,抬金銀細軟。”

“是!”“是,守備!”帶路和倭寇和鄧肯,陸續答應。隨即,雙雙邁開了腳步。

韓慶之單手提刀,笑著跟在了倭寇身後。一邊走,一邊隨口詢問,“你叫什麼名字?家是哪裏人?被倭寇掠為同夥之前,是做什麼營生的?”

“回守備老爺的話,小的姓袁,賤名一個遷字。家是邵武那邊的。那邊山多平地少,小人實在是窮得吃不起飯了,就一狠心出海做了船隊的夥計。”

“袁謙兒啊?謙虛的謙,還是千百十的千?”韓慶之笑了笑,繼續有一搭沒一搭的詢問。

“不是謙虛的謙,也不是千百十的謙。是遷居的遷!我阿爺不是本地人,從江西那邊遷到邵武的。所以給小人取了這個名字!”袁遷口才甚好,三兩句話,就解釋清楚了自己名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