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如此,他還告訴阿野,他認識幾個很厲害的書商,如果阿野願意的話,他可以從中牽線幫阿野出書,讓阿野出大名賺大錢。

阿野對出名沒什麼興趣,卻一直記著長山說他們沒錢花的事,於是便去征求長山的意見,問他此事可不可行。

長山這幾天一直處於懵圈的狀態,他實在想不明白,阿野就是路見不平了那麼一下下,怎麼就搖身一變成了人人追捧的香餑餑?

講個故事騙吃騙喝也就算了,居然有人要給他分紅,還有人要給他出書,這個地方的人,都是人傻錢多的冤大頭嗎,怎麼會這麼好騙?

現在,阿野來問他的意見,他也說不上有什麼意見,畢竟他和阿野既不是同鄉,也不是別人眼中的親兄弟,他們本是兩條道上的人,隻是陰差陽錯地攪合在一起,不定什麼時候阿野恢複了記憶,他們就會立刻從相依為命的夥伴變成你死我活的仇敵。

所以,他沒辦法給他任何意見。

他也不想主動告知他的真實身份,更不會主動幫他尋找親人。

他知道自己這樣可能有點自私,但他確實不能做到真正的無私。

他隻想把一切都交給天意。

如果阿野有一天恢複了記憶,做仇敵還是成陌路,全憑阿野自己決定。

“你喜歡就出,不喜歡就不出,我無所謂。”最終他隻給了阿野這一個模棱兩可的回答。

好在阿野雖然欠缺一些記憶,人還是很有主見的,一番權衡利弊之後,很快就做出決定,他要出書,他要寫好多好多故事,賺好多好多錢,和長山一起遊曆天下,過想怎麼花錢就怎麼花錢的快樂日子,就算將來有一天他老了,死了,也有他的故事流傳在世上,替他活著。

他忘了自己的來路,但他的故事會幫他記錄今後的每一個腳步。

魏名揚說到做到,阿野答應要出書之後,他很快就幫忙聯係了幾個書商來和阿野會麵。

書商們在茶樓聽了幾天書之後,對阿野的才華很是認可,經過幾次交談,很快就和他簽訂了合作契約。

魏名揚作為中間人,為阿野爭取到了豐厚的條件。

既然要出書,自然要有個響亮的名字,阿野思來想去,決定給自己取名叫“狂野書生”。

長山,劉先生和掌櫃的對這個名字都不怎麼認可,感覺又輕狂又幼稚,聽起來像愣頭青,魏名揚卻喜歡得很,認為這個名字又響亮又霸氣,叫起來朗朗上口,很容易被人記住。

事實證明,魏名揚雖然人品不咋地,大眾向的審美還是很靠譜的,這個名字一經推出,書還沒火的時候,名字就已經讓人印象深刻。

再後來,百~萬\\小!說的人越來越多,書賣得越來越火,狂野書生的名字在當地也就成了家喻戶曉的傳奇,並且在幾個大書商有意的推波助瀾之下,很快向周邊蔓延開來。

一年之後,全國上下,但凡愛書之人,無一不知狂野書生這個名字。

而此時的阿野,還和長山一起住在當初的那間茶樓裏,被掌櫃的當祖宗一樣供著,各地慕名而來聽他故事的人絡繹不絕,茶樓擴大了兩倍仍是有人排幾天都排不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