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巧合還是必然,西域各國也向敦煌郡守發出請求,說是要派遣使節團朝貢天朝上國,由於時間先後的關係,比羅馬、法蘭克、勃艮第、阿勒曼尼送來的消息略晚一些。
總的來說,因為有太多的國家發出派遣使節團來漢國的請求,是真正意義上讓除了劉彥之外的其餘人首次知道世界那麼大,尤其是知道羅馬和薩珊的疆域一點不比目前的漢國小,原先就是再驕傲也起到了警惕之心,再來就是明白了劉彥一再提起“征服無止境”那一句話是什麼意思。
現在的中原文明並沒有絕對的自大心理,什麼中原既是全世界的觀點有人提起過卻沒人在乎,經過胡人的肆虐讓“中央帝國”的理念也是出現一些動搖。
有自信心自然是好事,可是過份的驕傲就會變成井底之蛙,中原王朝就是在固步自封中走向落後,劉彥欣喜於各國的請求派遣使節團過來讓一眾人等開始看到真正的“天下”,是有心要大肆宣揚,卻不是炫耀什麼“萬國來朝”,是濃重地寫下一筆,至少讓子孫後代不要愚昧地認為中原就是一切。
“要不要派人前往西高車、柔然以及東高車?”紀昌的意思是,通知一下那三個國家,最好是三方都能派人來參與盛會。後麵想了想又說:“各仆從國要不要召來?”
漢國目前的仆從國隻剩下倭列島上麵的那些,毛毛蟲一樣的列島竟是有六個國家,不屬於六個國家的小部落更多,列島東部還有蝦夷人和阿依努人,另一個大島上也有茀曼克人和尼夫赫人(庫頁島)。
劉彥是一種很無所謂的態度,隨意地點點頭:“泰安看著辦便是了。”
柔然目前與漢國的關係是友好,西高車前麵還在蹦躂被教訓一頓也消停下來,東高車則是在慕容鮮卑和拓跋鮮卑兩支殘部襲擾之下。
倭列島上麵,建國的國家已經被漢國滲透不成樣子,主流意識是渴望成為漢國的一部分,另外那些沒有見過的部落也不會被漢國瞧在眼裏。
紀昌會有那些意見,不是出於一種“萬國來朝”的炫耀,卻多多少少是想讓西邊各國看一看漢國也是有一種忠實小弟,說到底還是一種好麵子的心理。
“西邊各國使節團(不含西域各國)從海上而來……”紀昌必須進行請示,好對呂議進行安排:“應當在何處登岸?”
漢國在南方的港口是一再增加的現狀。馬六甲那邊正在大肆建設,隻不過馬六甲並不是本土。交趾沿海是能夠登陸,可是總不能讓各國使節團走深山老林再一路向北。連帶朱崖島(海1南島)也是想都不用想,倒是西南沿海可以稍微考慮一下。
“入長江水道,讓他們在建康登岸。”劉彥實際上也是會有一種好麵子的心理,想著讓那些使節團好好見識一下統治疆域的遼闊,就是從西南沿海登岸看到的都是蠻荒,從建康登岸至少是有城市:“安排他們在建康休息一段時間,春季中旬再上路。”
到目前為止,建康的的確確是東亞的第一大城市,不管是從占地麵積還是發展來講都是。盡管劉彥從建康進行人口遷出,但是隨著漢國對中南半島的入侵,很多走海路的船隊都是會進入長江水道之後在建康休整一下,建康的人口是有減少,可相對來說繁榮程度並沒有下降,相反是因為海航的盛行而更加繁榮。
“這……”紀昌想到的是另外的事情:“東南國道由建康作為起點,沿途滿是工程……”
這就沒錯了,劉彥是個很正常的人,國與國的交流上麵好臉麵也是正常的,他就是要讓各國使節團看一看漢國的行政能力,沒有比集中數百萬人進行工程更直接的體現。
“臣明白了。”紀昌也想炫耀,慎重地說:“禦使大夫恰好在南方,可使之親自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