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1章 奇奇怪怪的海軍
但是海外部署,以及在中亞東歐地區部署的部隊,則是以實用性為主,極度注重性價比。
要不然,陸軍也不會一口氣把海外部署的部隊遠程支援火炮了,全都裝備一百二十毫米榴彈炮了。
反正這玩意也不差,不管是射程還是威力都不錯,這加大產量後采購價格也能更便宜,關鍵的是炮彈的產量大了,炮彈的采購價格也更便宜。
除了整頓炮兵部隊,簡化後勤外,陸軍在垂拱六年開始後,也是掀起了再一次的勒緊褲帶囤積彈藥,為了數年後有可能展開的西征準備。
陸軍這麼幹的時候,海軍則是繼續優哉遊哉的過著自己的小日子。
海軍沒陸軍那麼大的野心以及壓力,大乾海軍在全球無敵,除了最近搞出來的前沿戰略外,也沒啥事可忙。
最近幾年,海軍幹的最多的事就是打擊海盜了!
可是這海盜打著打著也慢慢打完了,剩下的少數海盜,那也是專門針對歐洲帆船下手的海盜,大乾懶得打。
畢竟,大乾也不願意看見那些歐洲人還繼續搞什麼海上貿易。
你們歐洲人和草原人打仗就行了,你要啥貨物我大乾有商船直接給你送上門來,你們自己完全不用出海,畢竟現在海盜那麼多,小心一出海就被搶了……
所以最近幾年,大乾海軍越來越顯得蛋疼了,海軍內部甚至都是好幾次主動暫緩了耗資龐大的戰列艦、裝甲巡洋艦建造計劃。
原本計劃的龐大戰列艦隊以及裝甲巡洋艦艦隊,都已經是被巡洋艦、護衛艦隊所取代了。
但是現在,這巡洋艦和護衛艦也是太多了,各種新型巡洋艦護衛艦加起來都超過八十多艘了,再加上還有幾十艘比較老舊的巡洋艦、護衛艦,如今大乾海軍現役的巡洋艦和護衛艦總數就超過一百二十艘。
如此龐大的數量導致海軍內部都是不願意繼續擴軍了,甚至還想要削減部分巡洋艦和護衛艦的規模。
因此海軍提出了新建造的巡洋艦和護衛艦應當更加注重航程、適航性以及舒適性、自持能力,以便讓戰艦能夠擁有更長的持續巡洋時間,覆蓋更廣的海域,已達到縮減遠洋艦隊規模過於龐大的情況。
至於防護、火力以及航速這些,也不能說沒有,但是隻要保持在一定程度上即可。
這是海軍內部的以海製陸的戰略所導致。
自從海軍內部決定以海製陸,搞前沿戰略後,海軍提出來了一係列的造艦方案。
其中的核心造艦方案就是一款新型護衛艦。
對這款護衛艦的要求,海軍內部的要求是該艦需要擁有較好的適航性,要求大航程,較好的生活居住空間,以便全球長時間部署。
要求擁有一定的火力,但是這個火力,並不是說口徑或者是射程,射程之類之類的,而是要求彈藥儲備量。
因為隨便拉出一款艦炮來,其射速以及射程都不俗,都能滿足海軍現在的戰略需求,加上土著火力羸弱,也不需要海軍的遠洋戰艦具備多密集的彈藥投送能力。
但是海軍卻是要求這種新型護衛艦能夠持續的長時間執行戰備任務,並執行對帝國陸地設施進行炮擊,這就要求該新型戰艦攜帶大量的彈藥。
同樣的還要求攜帶更多的煤炭,淡水,食物等。
這些都是為了增加戰艦的長時間作戰能力。
海軍的要求是哪怕是隻有一艘這樣的新型護衛艦,也足以封鎖前沿海域,並對敵軍的港口、炮台等目標進行打擊。
最後,海軍艦政部設計出來的桂林級護衛艦說實話,就有些不倫不類的,排水量達到了兩千五百噸,這個噸位放在以前的話,那就是巡洋艦的標準了。
但是配屬的艦炮卻是隻有區區前後各一門一百二十毫米的主炮,左右各一門七十五毫米副炮,一共也才四門火炮而已,整體火力竟然比一千二百噸的三河級護衛艦還差,人家好歹還有兩門一百二十毫米艦炮以及四門七十五毫米艦炮,加起來有六門火炮呢。
防護體係嘛,看似采用了穹甲設計,但實際上穹甲的厚度薄得很,整艘戰艦的外殼也都是普通的造艦用鋼板,但是,哪怕是比較薄的穹甲加煤倉,土著的那些大口徑滑膛炮也別向擊穿。
而那些普通鋼板船殼,土著的那些中等口徑的滑膛炮也打不穿,至於榴彈也就別說了。
最高航速的話,強通風狀態下倒是勉勉強強可以達到十六節,不過重要的不是這個,最重要的是采用八節經濟航速進行巡航的話,最大航程可以達到八千公裏。
兩千五百噸的噸位,搞的防護力一般般,火力一般般,航速也不算突出,那麼這麼大的噸位都用來幹嘛了?
自然是用來裝載更多的煤炭、彈藥以及淡水、食物這些東西了。
還剩下的部分空間則是用來改善官兵的居住水平了。
這款戰艦雖然看似不倫不類,但是海軍高層卻是對此很欣喜,因為這玩意的造價便宜,采用了大量的民船工藝以降低成本,因此這款戰艦隻需要大概二十五萬乾元就可以拿下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