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個煤礦,包括礦區以及運輸、銷售等渠道在內,至少將會創造五千個以上的工作崗位,其薪資不會低於當地平均薪資水平!”
聽著苗明坤的一連串的介紹,劉新乾其實沒啥興趣聽。
煤礦投產後對地方經濟的拉動作用,他比苗明坤這個企業負責人知道的更多,他看重的並不是單純的經濟效益,他更加看重當地煤炭成本降低後,能夠進一步降低運輸成本,最後進一步降低糧食外運的成本。
進而為五湖省將近兩百萬的農民群體增加收入。
這才是他的目的,也是帝國高層的目標。
那就是穩住海外移民的核心主體,也就是當地的農民!
不管是在本土還是海外,帝國的核心支持群體一直都是農民!
至於工商階層,其實嚴格上來說帝國就沒這階層!
帝國有的隻是士紳階層!
很多企業主,你說他是商人?
人家得一臉鄙視你:我們可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
你非要他是商人階層,人家能直接抽你!
同時國企部和皇室資產科的存在,也是非常特殊的,這兩個機構加起來,直接掌控了幾乎所有的重工業,部分輕工業,幾乎所有的金融業。
幾乎所有關乎帝國命脈的行業,那都是國企部或者皇室資產科的資本在掌控。
官方資本直接掌控了至少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帝國經濟體量,如果算上間接掌控的話,那麼就徹底無法結算了。
因為任何一個行業,其實都無法離開官方資本。
哪怕是表麵上民間資本最為活躍的紡織業,也是不可避免會受到官方資本的製約。
他們用的紡織設備,運輸等諸多行業,都是離不開官方資本企業。
大乾帝國的這種特殊經濟體係,也就造成了目前大乾帝國諸多比較獨特的經濟現象。
比如說煤炭價格,如果是按照純粹的資本經濟觀念來看,那麼就是隨行就市,產量低需求大,那麼價格就維持高位,而煤炭商人們哪怕是增加產量了,也會盡可能的維持煤炭的高價,是不會盲目的擴大產能導致煤炭價格暴跌的。
但是現在的大乾帝國,卻是開始不遺餘力的打壓煤炭的價格。
更詭異的是,各大礦務公司竟然還非常的配合,甚至主動去做。
這完全是違背市場經濟規律的。
為何會變成這樣?
自然是因為大乾帝國的煤炭企業,絕大部分都是官方資本企業,官方資本的煤炭企業,掌握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煤炭產能。
官方資本帶頭打壓煤炭價格,剩下的極少數民營煤炭企業就算是想要維持高價,也是不可能的。
北美洲這邊的煤炭價格一直都是比較高昂的,因為之前在北美洲當地開采成本高昂,從歐洲運過來的話得加上運費,所以總體而言煤炭價格還是比較高的。
如今有了華南礦務公司美洲分公司下屬的西湖煤礦大規模擴產後,就能夠大幅度拉低美洲東岸地區的煤炭價格,這對於美洲東岸的當地經濟發展,對於大乾帝國的全球經濟一體化計劃而言都是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的。
盡可能的降低運費,降低全球貿易的成本,降低大乾帝國本土和海外領地之間的貿易和交流、出行成本,這是把本土和海外領地徹底綁定在一起的前提條件。
因為隻有這個前提條件存在了,那麼後續才能夠擴大本土進口海外領地各種農產品以及礦產品的數量。
而進口數量大了,才能夠讓海外領地在經濟上徹底依賴本土市場。
當這種依賴出現之後,再繼續強化數十年,就能夠讓海外領地的經濟體係變的更加單一,甚至主動去工業化,進而實現大乾帝國高層所追求的經濟一體化。
這種大戰略下,華南礦務公司在初步開發了西湖煤礦後,又是重點開發了五湖省地區的其他兩家煤礦,同時國內的其他幾家礦務公司也是在美洲地區先後開發了多座大型煤礦。
使得了北美洲地區的煤炭產能迅速增加。
商部由工礦司、石油司合並而立的能源司向聖天子呈遞的能源報告顯示:按照目前的情況來看,包括北美洲地區在內,海外領地以及土著控製區內的煤炭產能,在明年將會達到五千萬噸以上,初步滿足帝國在海外各地的煤炭需求!
這意味著帝國遍布全球的船隻能夠在海外的大部分港口地區就直接獲得廉價的煤炭補充,不用和以往一樣燒的煤炭竟然還是從本土運輸過去的,價格昂貴無比。
煤炭產能的提升,價格的降低,最先感受到的並不是其他行業,而是運輸行業,尤其是海上運輸行業。
當華南礦務公司宣布在全球的多個市場下調煤炭價格的時候,馮氏航運公司和長江航運公司、太平洋航運公司等帝國諸多航運大型企業就是不約而同的采取了降價措施。
其中的馮氏航運公司下手最狠,他們的運費報價直接降低了百分之二十以上。
讓世人再一次被馮氏航運公司的廉價政策給震驚到了。
一次性降價百分之二十,這可不是個小數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