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7章 小破廠,大能量(1 / 3)

第1447章 小破廠,大能量

別好奇為啥還有個航運公司,因為馮氏航運公司雖然以航運為核心業務,但是他們的經營理念一直都是打通產業鏈,降低成本,同時縱向發展,所以但凡有機會插上手的行業,他們都想插一手。

得益於航運業的持續高速發展,他們的其他產業也都發展的很不錯,上至煤炭,鐵礦,鋼鐵廠,下到造船廠,機械廠,蒸汽機廠,再到航運公司、碼頭服務公司,最近幾年甚至都涉足到了海外貿易。

其中的蒸汽機廠更是持續做大做強,他們走了當年天津友邦機器公司的路子,同時也是用他們最得心應手的手段,不玩別的,就玩價格戰,同規格的蒸汽機別人賣一千乾元,他就敢八百賣。

雖然質量什麼的也相應的降低了很多,但是和降低的價格比起來,質量差一點人家也不在乎。

這麼慢慢搞起來,都是讓他們做到了帝國第四大蒸汽機廠商的位子。

除了這四大蒸汽廠商以外,其他加入進來的也都是頂級企業,比如三大武器公司,一個都沒落下,全部都進來了。

這十多家企業放眼整個帝國可都是最頂級的企業,最差的杭州動力機械公司,人家原本的固定資產也有上百萬呢,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一個個都是不差錢的主。

十萬汽油機的專利基礎授權費對他們而言根本不是問題,後續投資建廠也不是太大的問題,唯一製約他們的就是技術能力。

汽油機剛麵世不久,皇家理工學院那邊是管殺不管埋,他們弄出來了理論設計,搞出來了實驗室產品後,可不管你企業怎麼量產化,人家皇家理工學院現在已經是奔著更大功率的汽油機去了,開始研究四缸乃至六缸之類的多缸發動機了。

目前真正有技術進行量產化的,其實也就是杭州動力機械公司,他們本來就是汽油機項目組裏的人,自行設計出來了新的簡化版本的汽油機以滿足工業化生產。

至於其他企業,現在都還折騰著怎麼量產呢。

回到李文凱這邊,他自己是設計出來了更加簡單的汽油機,按照他的估算以目前帝國的技術能力也是能夠進行量產的,但是他沒專利授權,更加沒有生產線。

所以最近幾天他是頭疼無比!

沒有生產線也就算了,他還可以去找其他大型廠商代工,但是沒有專利可就不行了,他根本沒有辦法把自己設計的汽油機用於商用。

頂多也就是自己手工造幾台,自己開著玩,但是想要賣出去那就別指望了。

大乾帝國的專利體係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可是完善的很,你要是在沒有專利的情況下進行商用,哪怕是虧本賣,也會被搞到破產的。

苦悶幾天後,他是想著是不是接受其他幾個人的投資算了,讓出去一部分股份以換取資金用以購置專利授權,再找其他大廠家代工也是可以的。

但是還沒等他下決定呢。

陸軍的人就是找上門來了!

率領團隊抵達武昌的乃是戰車司司長楚玉祥少將,因為軍械部極為看重這個雙輪汽油車,更加看重上麵所搭載的這台看似簡陋,但是卻體積小,功率大的汽油發動機。

因為聖天子都已經是批示,要扶持高新技術。

為了體現陸軍的重視,因此戰車司的司長楚玉祥少將親自帶隊,通行的除了他的兩個下屬外,還有其他幾個同為軍械部的同僚,此外騎兵總監的人也是派了個代表過來。

至於為啥看個雙輪汽車會有騎兵的人過來,那是因為現在的機動部隊,其實在目前的大乾還算是騎兵的一個分類。

機動部隊嚴格上來說是騎兵部隊!

目前的試驗機動部隊,全稱可是‘大乾陸軍第第一百三十二快速機動騎兵營’。

機動部隊,其實隻是簡稱而已。

這是因為陸軍方麵一直推動戰車發展的,也是騎兵部隊,之前搞什麼蒸汽戰車,煤氣戰車的可不是什麼步兵將領,炮兵將領,而是騎兵將領。

騎兵的很多將領們,在很多年前就做夢想要這麼一種戰馬:能上山下地,能乘騎能拉炮,能短途衝刺能長途小跑,喂養方便,最好隨便吃點草就行,同時能夠北上冰原南下熱帶雨林。

甭管是暴風雪還是傾盆大雨,又或者是豔陽高照四十五度高溫。

都能保持戰鬥力!

為了獲得優秀的戰馬,騎兵部隊這些年可是投入了不計其數的研究資金,從全世界搜刮了各種馬種,在全世界各地都是建立馬場,用來培育各種馬匹。

雖然成果也有,但是大多都有著局限性。

句容馬夠牛逼了,平均肩高一米六,衝刺起來速度超快,咋一看非常適合重騎兵使用,但是這玩意實在太嬌貴,陸軍這麼土豪都是覺得養不起。

土密馬夠好了吧,現在已經是大乾陸軍的主力騎兵戰馬了,平均肩高一米五五左右,各方麵能力都比較適中,但是依舊有著缺陷,比如說南洋的氣候就是無法適應,陸軍嚐試過在南洋地區部署土密馬,但是非戰鬥減員非常的眼中,基本上啥事不幹,這些土密馬一年內都得減員百分之二十以上。

但是,盡管困難無比,但是騎兵部隊一直都沒有放棄尋找到一種能夠全方位適應的優良戰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