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5章 李家的自行車
因為城市日漸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再加上華夏傳統的鄉紳居於鄉的,因此富豪們的日常住所,通常都是在郊區或者更鄉下的老家,當然了,那都是大宅院,富麗堂皇的很。
除了郊區豪宅、市區住宅外,通常還會在外地,尤其是風景好的地方購置度假專用的宅院。
富豪如此,中產也會盡可能的住在郊區,節假日的時候也會帶著家人外出旅行。
至於一年到頭住在城市的,那都是社會裏中底層的人,因為他們無法逃離城市。
馬車數十年的發展過程裏,很多方麵都是看出來大乾整個社會的變遷的。
現在的汽車,同樣也是大乾整體社會變遷的一個具體象征,因為某種程度上來說,汽車也隻是馬車的升級版本而已。
這個變遷過程裏,有人恐懼,有人害怕,有人欣喜,有人期待。
而漢陽府,漢陽府內最大,同時也是大乾帝國內唯一擁有雙輪踏板自行車的技術專利,在五年前推出了踏板自行車後,徹底引領了整個中產階級年輕人潮流的‘李氏自行車公司’內。
一個年輕人看到報紙上的汽車描述之後,整個人的眼睛都是發亮了!
“就是它,就是它,這才是我的雙輪自行車需要的!”
“蒸汽機太笨重,煤氣機不安全,隻有這個汽油機,才是唯一的解決方安!”
李文凱拿著報紙興奮的大喊起來:“有了它,我就能夠造出真正的雙輪自行車了,不需要腳踏就能夠自己跑起來的自行車!”
不用多久,李文凱就是拿著報紙出現在一間辦公室內。
辦公室內,李氏自行車公司的老板李襦看著在個年輕次子,聽著他說什麼真正的雙輪自行車,但是內心裏卻滿是失望。
他這個兒子過於癡迷什麼真正的自行車了,甚至為此都荒廢了學業,去年為了折騰這個,躲在自己的實驗室裏一個多月都沒去學校報到,以至於被湖廣大學勒令退學,這事傳遍了整個漢陽上流階層,簡直丟盡了他李家的所有臉麵。
他李家好歹是士紳之家,在整個漢陽府裏那都算得上是體麵人家,他李東陽更是年輕的時候考入過陸軍武學堂,在軍中一直服役到三十多歲,最後以上尉軍銜退役,退役後一度進入行政部門任職,不過沒幾年就是辭官回鄉,最後接管家業,並且還創辦了李氏自行公司。
他李襦前半身的履曆,才是一個標準的上層社會子弟的人生經曆。
少年讀書,青年報考軍校,然後從軍,等到中年時期退役從政或者從商,這個經曆幾乎是當代絕大部分上流家族子弟的標準經曆。
其中從軍經曆更是不可或缺的。
這倒不是說他們願意從軍,實際上很多人也並不是真的想要從軍,畢竟哪怕是去當軍官那也是辛苦累人的很,而且還會被派遣到邊疆或者幹脆到海外服役。
其中的辛苦不是普通人能夠想象的。
但是,大乾如今這個社會,從軍卻是上流社會子弟所必須有的一個經曆,尤其是那些貴族繼承人們,更是一個個都是想盡辦法在軍中立功。
因為大乾帝國裏的貴族製度,采取的是減等世襲,哪怕是有極少數功臣會有承襲原爵數代的優待,又或者是減等至勳爵或男爵、子爵等世襲罔替。
但是這些獲得優待的貴族是極少的,大乾如今有貴族五千多人,獲得承襲原爵兩代或三代的貴族,隻有區區數十人,而減等世襲到勳爵等能夠世襲罔替的,不足十指之數。
上述的每一個家,那都是帝國開國功臣,而其他的絕大部分貴族都是減等世襲後直接削爵。
當然了,楚行也是給了自己的臣子們一個方法,那就是每年都會特地恩準少數爵位繼承人能夠原爵承襲。
但是條件也非常的苛刻,那就是該爵位繼承人必須是於國有功。
不管你是去當科學家搞出科研成果,還是說從軍立下功勳,都得立下大功才可以。
要不然的話,隻能是減等世襲,而一個爵位減等世襲幾次之後,那可就減無可減變成平民了。
帝國三十多年來,可是出現了不少貴族家庭承襲數代後,削爵為民。
哪怕帝國的貴族人數一直都是維持在五六千人的規模(其中絕大部分都是勳爵),但是帝國卻是每年都會冊封一大堆的貴族。
這也意味著,每年實際上都有貴族失去爵位變成平民。
要想保證自家的爵位一直流傳下去,難度可不小,當科學家這條路子對於絕大部分人而言都不靠譜。
難度比一人滅一個國還要難,大乾可是有不少探險隊跑到海外隨隨便便就能滅掉一個土著王國的!
但是要以科研封爵,這難度可就大了去。
家庭出身基本不可能給你提供任何的幫助,因為這玩意考驗的是智商,智商不足那可是沒辦法彌補的,腦白金什麼的可提高不了智商。
別說以科研封爵了,就算是想要考入皇家理工學院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因為皇家理工學院每年才招收數百名學生,然而帝國多少人口?好幾個億呢。
這裏頭有多少天才?
而最關鍵的是,大乾重視科學,采取的也是精英教育,這也就使得了大乾帝國的官方,尤其是地方官府的官員們對天才、神童之類那可是求之若渴,治下如果出了個智商超群的天才,當地負責教育的官員恨不得是當爹又當媽培養出來,然後送去報考皇家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