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智氏代晉(2 / 2)

“秦國已經成了我的死敵,光以我一個家族的實力或許能僵持,繼續向西開拓已經被證明無比艱難;曾經同在一個國家的智氏、狐氏和鍾氏,他們會……”韓庚想到一半被人打斷了。

進來的人是單公遠,行禮之後說道:“犧牲已備妥,請智伯登台。”

智瑤用晉國的名義邀請諸侯前來會盟,要幹的第一件事情則是接受周天子的冊封,同時宣告一個國家的誕生。

眾諸侯早就在會盟台頂上的平台等待,他們坐在自己的位置,看到身穿諸侯冕服卻沒有戴上冕冠的智瑤在護衛的保護下到來,大多數人很幹脆地站起來,少數人則是遲疑了一下下才站起身來。

如果說形勢變幻莫測的話,近幾年的變化還真的是令很多人看不懂局勢變動,著實是迷糊著。

不出意外,一個強大的晉國馬上就要變得無足輕重,新的一個強國即將屹立而起了。

智瑤從一位又一位諸侯身上掃視過去,刻意在楚君章、越君勾踐、魯君寧、秦君刺這幾個人身上做明顯的停留。

話說,包括楚君章在內的諸侯怎麼會在這裏?他們本來應該待在“雍丘”的。後來得知智瑤將會得到冊封,一塊結伴趕到了“商丘”這邊。

明擺著的事情,晉國舉行會盟是一回事,變成周天子使者對智瑤的冊封是另一回事,不能一慨而論的嘛。

晉國或許跟楚國不可調和,智氏建立的新國家跟楚國在內的諸侯各國無冤無仇。

最重要的是,他們覺得不能錯過這一場冊封的同時,認為對自己的國家也許是一種轉機,怎麼可能錯過呢?

事態的進展就變得比較怪異……,或者說有趣,除開那些本來就極少出現在史書,或者幹脆沒有出現在史書的國家,其餘國家都有人會作為智瑤被冊立為侯爵的見證者。

會不會有人跳出來,做一些諸如反對冊封智瑤為侯的事情?現在是有數的強國都希望冊封能夠順利進行,好帶來新的變化;小國則是希望很多事情能夠翻篇,給予他們可能存在的機遇。

總的來說,大家都希望有新發展,腦子抽了才會在今天變成智氏死敵的同時,遭到絕大多數國家的針對。

所以了,單公遠念來自周天子的鑄詞沒人打擾,直至幫智瑤戴好冕冠,再去將鑄詞丟進燃燒的銅鼎稟告上蒼,整個儀式有的隻是肅穆。

為什麼是鑄詞?因為就是刻在一張銅板上麵呀!這玩意後麵會被回收,用以作為獲得爵位的合法以及合理性。

站在會盟台邊緣處的智瑤伸展開了雙臂。

會盟台周邊,列陣而待的智氏大軍,他們齊聲高喝起來。

就是呼喊一些口號而已,什麼“智氏萬年”、“我主萬年”之類的。

隨後,智瑤回身看向了諸侯,笑著說道:“諸君為證,今日瑤立國為唐。”

選來選去,智瑤還是選擇“唐”來作為國號。

裏麵有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晉國的初始國號就是唐,以前也有一個祁姓唐國。

這個祁姓唐國,他們在曆史上唯一的高光時刻就是在前506年與吳國、蔡國在“柏舉之戰”擊敗楚國,隨後卻是在楚國的複仇之戰中被滅掉以及吞並了。

之所以說不合理,主要原因是《詩經》裏麵的《唐風》就是現在的晉國,一旦智氏立國號為唐,會對當前的史官以及子孫後代了解曆史造成比較大的麻煩。

史官呀?他們就需要將手頭原有的資料做一下注釋,或是給智氏的這個唐國一個被認可的命名,不然搞混是一定的事情。

至今為止,還沒有哪一個國家的建立有這麼多諸侯進行見證,尤其是建立過程還沒有遭到任何一個國家的阻止,僅是這點就夠不知道多少人羨慕嫉妒恨了。

對了,晉君鑿並沒有在場。

其實智瑤能將晉君鑿帶過來,隻是何必呢?除了在晉君鑿傷口上撒鹽之外,會令很多諸侯心生兔死狗悲之感的。

新的旗號被立了起來,列陣靜立的智氏大軍,不……,以後該稱為唐軍,他們又呼喊起了口號,變成“君上萬年”和“唐國萬年”了。

智瑤本以為等來了今天會令自己激動到幾乎昏厥,訝異地發現自己的心跳速度是有點快,隻不過情緒平靜到連自己都驚訝的地步。

“楚國、越國、秦國、宋國、晉國……”智瑤臉上帶笑,一位又一位諸侯看過去,腦子裏有個小人兒舉劍指天,並且瘋狂呐喊著:“我的,我的,全是我的!諸夏不需要那麼多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