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迫近(1 / 2)

自從薑武到達楚營後,黃龍突然停止了一切與昊國的戰爭,隻守不攻。且不斷的修築工事,似有與昊國長久對恃之意。

而昊奇雲,在刺殺薑武這一計劃失敗後,陷入了沉默,連梁靜的多次宴請,都借故推辭。昊奇雲不出兵,梁靜也不派兵出征,楚昊兩國在這一次大戰之後,邊境出現相對的安寧。隻是緊張的局勢仍在,進入兩國的通道都已經關閉,百姓間的貿易一直不曾恢複。

那夜夏玉回道營帳後,熊南熊北默默看了她一眼之後,就不再與她有任何交談。但她所擔心的梁靜大怒,也沒有發生。戰戰兢兢幾天後,北營仍然一片平靜,梁靜對於她的出逃,好似一無所知。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原本應該早日到達的聖旨遲遲未到,北營這邊,二十萬將士訓練時喊出的廝殺聲,一直在山中蕩回。而隻剩了幾千人的南營在與北營的對比中,顯得靜寂無聲。

這種強烈的對比,每過一天,就越是明顯。甚至除了這種極為強烈的對比外,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聖旨的遲遲未到,崤關出現了一股令人壓抑的氣息。這股氣息,起初很淡,但在北營的廝殺人中,卻慢慢變強。

夏玉回來以後就再也不能離開營帳一步,婉琴似乎很忙,也從沒再來過。而她,也感受到了這股氣息。起初,隻覺得有些壓抑,但隨著這股氣息越來越強,她在這股氣息中感受到了怨氣,怒氣。

這怒氣、怨氣,不僅僅是幾千存活下來的士兵,似乎更有十萬死去將士的不甘。這時,她才突然明白,為何昊奇雲這段時間沉默不語。皇帝聖旨遲遲未到,

夏玉不知道有沒有婉琴的原因。但造成地結果便是那些未國捐軀的將士們就好像被遺忘了,那些建立了戰功的士兵,遲遲得不到封賞,還要受到北營的冷嘲。

這股氣息,若一直那麼放任下去,則隻有兩種結果。其一是這種氣息聚集到一定程度,便會慢慢消散。伴隨著這種結果的出現,便是南營從此一厥不起,南王神話從此不再。另一種結果是這種氣息在壓到一定程度,便會爆發。伴隨著這中結果的出現,則可能是崤關內亂。

昊國存亡與夏玉無關,聖旨是何原因遲遲未到她也不關係。但她卻不願這兩種結果其中的那一種出現,因為那裏麵都會牽扯到一個人,此人就是昊奇雲。

好在,這兩種結果都沒有出現,皇帝的聖旨,在兩種結果發生前,終於到了崤關。夏玉猜對聖意,皇帝確實是對昊奇雲進行了賞賜。但當她親自聽到這聖旨的內容時,還是吃了一驚。皇帝竟然削一半兵權給昊奇雲,更讓夏玉奇怪的是,梁靜竟然在短短的幾天內,便真的把一半的兵權交給了昊奇雲。

交出兵權的梁靜,在三天三夜不出營帳一步。

北營主帳內,梁靜雙目微紅,這是三天三夜沒合眼所造成的結果。但從他的目光中,沒有看到絲毫的憤怒,而是一如既往的冰冷。

他手裏還拿著一張紙帛,那是其妹容妃從京城給他的私信。信上句句是責備之意,並說明,此次削兵權就是對梁靜違反約定,不給夏玉施刑的結果。並說道,若梁靜繼續違反約定,那麼,就容妃將不會顧及手足之情,對梁靜下手,哪怕是覆了天下,也在所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