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雪,你曾經推測罪紋會催生我的第二人格,現在看來,所謂的罪紋人格,難道不就是所羅門嗎!?”
千雪一驚:“克總你的意思是說,所羅門的人格在昨天曾經短暫奪去了你肉體的操控權,並且召喚出蛇奴,下達了吞吃那兩人的命令嗎?”
“不僅僅是昨天……”南克十指交纏,“每次罪紋失控我都會有短暫失憶現象,有時候是記憶模糊,有時候是完全記不住自己做了什麼……”
南克不知該怎樣向翡翠開口,告訴翡翠礦洞裏的強推行為是受了所羅門的操控,在前幾分鍾裏他幾乎就是腦中一片混亂的肉欲動物,被所羅門的意誌以及罪紋邪欲壓倒,身體內根本就不存在完整的人格,相比於蛇魔神翡翠,肆意蹂躪前者的南克更像是“獸”。
“獸”這個關鍵詞令南克猛然想起自己研究《聖經.啟示錄》的時候,有一段世界末日的經文是這樣描述的——
我又看見一個獸從海中上來,有十角七頭,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七頭上有褻瀆的名號。
那龍將自己的能力,座位,和大權柄,都給了他。全地的人,都跟從那獸。
又任憑他與聖徒爭戰,並且得勝,製伏各族各民各方各國。
凡住在地上,名字從創世以來,沒有記在被殺之羔羊生命冊上的人,都要拜他……
南克當時看不懂經文,在網上查詢以後,聽人講“那龍”代表眾魔之首撒旦,而這隻“從海裏來的獸”代表“敵基督”,因為海獸從撒旦那裏獲得了能力,所以大顯神跡,引得無數人跟隨海獸對之頂禮膜拜,而海獸不但敢於褻瀆神的名字,更將神的子民一一擊敗,征服萬國。
曾經並未走心的閱讀,如今卻記得異常清楚,全是因為那個特別的詞彙——
“海獸”!
哥斯拉從海中來,它跟南克分別的時候,豈不是說過“你跟我是同類”?
海豚能夠和南克進行心靈感應,而白鯨自稱是“南克的子民”,完全沒有深海恐懼症,在大海中感到非常愜意,幾乎生來就會遊泳的南克,如果身體被打上獸的烙印,豈不就是“海獸”!?
“我……我到底是什麼鬼東西?為什麼我會暗合《聖經》裏的滅世預言?”南克此時對自己的懷疑達到了頂峰,他甚至覺得當一個普普通通的泥土魔像都要比這樣身份成謎要好得多,“‘在十角上戴著十個冠冕’這句話難道是說我會擁有十枚法皇戒嗎?就像來自未來的黑南一樣?可黑南的法皇戒為什麼都碎了?所羅門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我並不想統治世界,征服萬國,但是所羅門想要成為三界真王,他絕對要那麼做的……我的意誌究竟能撐多久?所羅門什麼時候會徹底取代我?”